普高教学参考第一册外国诗三首

2019-11-26 11:21:51

●课文鉴赏说明

致 大 海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人的感情炽热而又深沉,全诗有一个感情的变化过程,从临别的忧郁、眷恋,到回忆时相对的沉静和郁郁不平,从追忆、拜伦时的热烈、激昂,到最后一次告别时的悲壮、决绝。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全诗感情的基调和变化过程。

二、整体感知

诗人在青年时代就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许多反对和歌颂自由的抒情诗。1820年,诗人年仅21岁就被沙皇放逐到南俄。1824年夏天,他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又被军警押送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囚禁在那里长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做是自由的象征。当他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水般奔涌,忧郁而激愤的诗篇早已酝酿在胸中。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是诗人的一篇浪漫主义代表作。作品歌颂大海的奔放和崇高,把大海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和极度的内心苦闷,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共15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大海最后一次在诗人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在诗人看来,大海是在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动人的美,以它的忧郁悲哀召唤着临别的朋友。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连。第二部分为第三节至第十三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回忆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第三节至第七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曾经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和愿望难于实现的愁苦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之情。第八节至第十三节写诗人对和拜伦的追念,尤其是表达了对拜伦的极端钦佩,他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言语之间,诗人流露了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感伤。最后两节,诗人再次与大海告别,说明自己绝不会忘记大海的誓言,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

三、鉴赏要点

1.借大海的形象抒写自由精神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大海一样的自由精神的热烈追求。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强烈浓郁的抒情气氛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直接对大海的倾诉,表达自己的激情,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篱 笆 那 边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易,既可爱又耐人咀嚼。所以读这首诗时尽可以用轻巧平易的语调,表现出诗中蕴藏在诙谐、顽皮、简单背后的深邃。

二、整体感知

狄金森认为:“诗人,就是他/从平凡的词义中/提炼神奇的思想”,她一生追求“活的”“能呼吸”“有生命”的诗。所以读她的诗,千万不要满足于所看到的表面的简单意象,而应读懂蕴涵其中的“神奇的思想”。

面对篱笆那边鲜润的草莓,“我”爬过去又有何妨?只因为草莓真甜,“我”为什么不能听凭心的召唤?让上帝骂去吧,或许他只是年纪大了,爬不动,如果他是孩子,他也会像“我”一样。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却被赋予了丰富的哲理。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形的篱笆和无形的篱笆,它代表着传统观念、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它无处不在,把每个人围在一个公认合理的精神空间里。而篱笆那边的草莓却用它最自然的方式呼唤着每个人的天性,那草莓可能是一个神秘的诱惑,可能是某种甜蜜的冲动,也可能是个离经叛道的狂想。你会因为篱笆的阻挡而放弃草莓的甜美吗?你会因为害怕被上帝责骂而无视心灵的召唤吗?在狄金森看来,顺应天性就是最基本的行为规则,上帝已经垂垂老矣,否则他不会如此冷漠、教条,听凭心灵的呼唤、与真我同行才是这个世界颠扑不破的真理。

狄金森用最凝练含蓄的语言、简洁丰满的意象,在短短九行诗中陈述了她人生的感叹。

三、鉴赏要点

1.朴实凝练的语言

狄金森的诗歌语言一扫铅华,不事雕琢,有一种质朴清新的“粗糙美”。这首诗语句简单,没有多余的修饰成分和特意的渲染,却清晰地勾勒了一个富于生活化的情景。诗中简单朴实的语言和蕴涵的深邃哲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它具有一种心灵冲击力。

2.平凡而清新的意象

狄金森被视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者,她上承浪漫主义的余音,下开现代主义的先河。她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直接经验,将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引入诗歌,可以说是无事不可以入诗。她又善于凭借自己敏锐的感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将平凡意象表现得耐人寻味。如这首诗中的“草莓”“篱笆”“上帝”“孩子”等意象就有着丰富的内涵。“草莓”可以看做一个难以企及的愿望,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心向往之的爱人,等等,总之,它代表一种神秘的诱惑、甜蜜的冲动或疯狂的梦想。“篱笆”可以看做迈向诱惑、冲动、梦想时的现实阻碍,它可以是传统观念的约束,是道德规则的禁锢,也可以仅仅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路障。“上帝”也许是传统观念、道德规则的维护者,也许只不过是个长大了的孩子,是已经告别天性的成年人。而“孩子”则可以理解为敢于任性而为、听凭心灵召唤的人,是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常理而敢作敢为的人。

我愿意是急流

一、诵读提示

诗人在短短的一生中写过许多爱情诗,尤其是他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他把一首首动人的爱情诗献给了自己至爱的情人,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全诗语言朴素,采用结构与句式重复的诗节,使两列对应的意象在诗中交替出现。“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好像音乐中的主旋律一样,始终回荡在诗人和读者的心中。这首诗在轻松愉快的情调中涌动着难以言说的苍凉之感,所以诵读时应注意,不仅要读出轻柔舒缓的语调,还要把握诗中苍劲稳健的阳刚风格。

二、整体感知

诗人爱情诗的动人之处,不只是在于他真挚地歌唱爱情的纯洁,还在于他对爱情的理解是和时代、人类的命运融合在一起的。1847年,匈牙利的封建日益猖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裴多菲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对爱情的理解也必然有新的升华和飞跃。1847年1月,诗人创作了《自由,爱情》,殷夫曾将它翻译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诗人在其中已经明确地发出了宣言:当需要自己为祖国、民族和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战时,他将义无返顾地抛弃宝贵的生命和真挚的爱情。同年5月,诗人又创作了《我愿意是急流》一诗,更充分、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诗人选择了五组富于深意又互相对立的意象来表现主题,诠释自己和所爱的人之间的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的如胶似漆的关系。“我”是“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为了“我的爱人”能够“快乐”“鲜艳”,“我”愿意走过崎岖的山路,勇敢地与狂风作战,愿意从容地面对静默的毁灭和风雨的打击,愿意在广漠的天空中孤寂地独举;与“我”的痛苦、孤独、苍凉相对的是“我”的爱人,她如小鱼,为溪水增添生命的情趣,如小鸟,为荒林带来幸福的歌唱,是常春藤,装点荒凉的废墟,是炉火,温暖阴冷的草屋,是珊瑚般的夕阳,照亮羸弱的灵魂。“我”渴望爱人的温情能抚慰自己孤独苦难的心灵。诗人运用“博喻”的手法,以一个强大的意象群为我们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爱情。

三、鉴赏要点

诗人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等意象自况,勾勒了一个坚忍、豪迈而充满苍凉感的“我”的形象。又以“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为喻,展现了女性娇媚温馨的气质。这些意象两两对应,生动贴切地构成了共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为了真爱敢于承受孤独、敢于与任何敌人抗争的意志,同时也倾诉了对爱人无私的抚慰、支持的渴望。两列意象交替出现,加强了诗歌的主旋律,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的向往之情。

●解题指导

一、

1.此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主要意象“大海”的象征意义,了解诗人围绕这一意象抒发的情感。不同的人读《致大海》,感受到的大海形象也不尽相同,可以允许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一般认为,《致大海》中的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人联想到和拜伦,尤其是拜伦的大海般的自由精神;诗人抒发了对大海的无限景仰,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

2.此问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诗中典型意象的含义,以便于准确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这首诗写得比较含蓄,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答案不必强求一致。

答案参见“课文鉴赏说明”。

3.此问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相似题材的诗歌,加深对《我愿意是急流》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领悟。《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同样是写爱情的诗歌,它们反映了一个相同的主题,即“怎样才是理想的爱情”。换句话说,在理想的爱情中恋爱的双方应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两首诗中传达了两位诗人不尽相同的认识。前者有比较明显的男性视角,在两个系列的意象群中,他始终把男人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而女人是小鱼、小鸟,是攀援的常青藤,她往往温柔地依附于男性,给征战辛劳、身心疲惫的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而《致橡树》则塑造了两个树的形象,强调爱情中的双方应是平等的,“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艺术技巧方面,前者运用了多个意象,两两对比,反复吟咏,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后者只运用了两个主要意象,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对爱情的全面理解。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相同的意象入手,搜集、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了解在文学作品中“海”蕴涵的丰富的文化意义。

三、这道题可以作为一项综合活动,也可以看做是对诗歌单元的小结。希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读诗的机会,使他们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和诗歌的创作欲望。

●教学建议

一、学习这三首外国诗歌应该对这三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倾向有简略的了解,以便把握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也可以向他们多介绍一些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的作品。

二、从对比中读出诗歌的韵味是欣赏诗歌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从《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的对比鉴赏中,或许能找到进入一条诗美大门的途径。

三、许多诗歌因为它意象的复杂、表达的含蓄而使得主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如果有过分偏颇之处,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不必强求一致。不过,从理解意象入手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这种读诗方法却是需要让学生领会的。

●有关资料

一、《致大海》赏析(许自强)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

普希金的激进思想和他那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原想把他流放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的说情,后让他去南方当差(其实是变相流放)。由于他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浩渺的大海,更使诗人流连忘返。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诗人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只能在荒凉的海岛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诗人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这正是诗人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

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一位前苏联诗人曾说过:

“从那时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
   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
  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
  普希金诗句像金屑那样散撒……”

       (选自《欧洲名诗人抒情诗选析》,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有删节)

二、《狄金森诗选》译序(江枫)

诗如其人;诗即其人。狄金森的诗充分反映了她的独特个性。但是,只有个性,既不会有诗,也不会有诗人。诗的创作源泉,只能来自生活。狄金森的诗,也不例外。

狄金森自有狄金森的生活,虽然阅历不广,但是体验较深;虽有“修女”之称,却也尝味过爱的甜蜜和酸辛。

关于她的爱情故事,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最可靠的版本是她一部分闪烁其词的书信和诗篇。可以肯定的是,她爱过,她被爱过,她抱过希望,她终于绝望。

她告诉我们:

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
  不多不少,整整一生
  他们说,这是市价。

他们称了称我的份量
  锱铢必较,毫厘不爽,
  然后给了我我的生命所值
  一滴,幸福的琼浆! (1725)

虽然是“一滴,幸福的琼浆”,对于一个敏感如狄金森的诗人,居然也成了足够开掘一番的矿藏。她直接写“爱”、“爱与某人”、“所爱”和“爱人”的诗篇,就占了1775首中的123首。

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炽烈而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爱,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写来清新、别致。例如《“为什么我爱”你,先生》:

日出,先生,使我不能自已
  因为他是日出,我看见了
  所以,于是
  我爱你(480)

她写相会:

我碎步急走过堂屋
  我默默跨出门洞
  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
  只见他的面孔!(663)

她热爱自然,她以小山、日落……为她的游伴。她笼统写自然的,有34首,写花草虫鸟、一年四季、太阳、日出日落和风雨的,共有245首。

她写自然如写家园,她对自然界的一切“住户”,“丛林中美丽的居民”,草原上的三叶草、红门兰,无不满怀亲切柔情,而且观察仔细,常有精致入微、准确生动的真切描绘。

她坚持真实,对真实有一种不妥协的忠诚。她确信:“真与美是一体”。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笔下写来,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悦目怡神。其魅力就在于总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置疑,确实存在,却又是从不曾意识到的美。

日出,是像宇宙本身一样古老的题材,她却写得仿佛是崭新的最新发现,而且,有极其浓郁的“现代”感:

太阳出来了
  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车辆来去匆匆,像报信的使者
  昨天已经古老!

人们街头相遇
  都像有一条独家新闻要报道
  大自然的丰姿丽质
  像巴蒂兹的新货,刚到(1148)

如果说这是一种前无古人而且是不可重复的写法,大概并不为过。好一个“昨天已经古老”!

她爱生活和生命,直接写这一主题的就有72首。她试图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解释和表达生的意义。

她的诗里还有引人注目的大量死亡。因为在她所接触的狭小天地里,有许多亲友邻人由于疾病、战争(内战和外战)或贫困,先她而相继凋零。和死神打交道多了,以致连死也使她觉得“彬彬有礼”,而且“亲切”。由于人世间有比死更可怕更难忍受的事,所以,她并不畏死。

她写死亡,不同凡响,尤其和流行的感伤滥调大异其趣。既然生开始,死也就开始,她“并不害怕知道”,她视死如归。1886年5月她临终前留给她两个“小表妹”的最后一封遗书,只写了两个词构成的短促的一句:“归”(called back)。

她的死亡诗很有点一生死、齐彭殇的味道,却又不完全是,因为她虽不畏死,却更眷恋生活,一想到生活,就使她“心醉神迷”。她写死亡,甚至写死后的“体验”,往往是幽默和诙谐压倒了感伤,如: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他殷勤停车接我(712)

又如:

正是去年此时,我死去。
  我知道,我听见了玉蜀黍,
  当我从农场的田野被抬过
  玉蜀黍的缨穗已经吐出

…………

我不知还有谁会思念我,
  而当感恩节来临时,父亲
  会不会多做几样菜
  同样给我分一份(445)

应该补充一句,她笔下的“死亡”又岂止是指生命终止的那种现象,她的“死后”也不可仅仅读做心脏停止跳动以后。

而诙谐和幽默,倒确实是狄金森诗作的重要特色之一。早年,体现了她的开朗和黠慧;晚年,则反映着痛苦咀嚼得太久之后的回甘,再加上一份屡遭不幸所冶炼出来的坚忍:不仅是嘲讽丑恶的剑,而且是对抗横逆维护生存的盾。

她的思辨能力和想像力一样强,她写哲理,精辟深邃,耐人寻味,警句连翩。她主张,“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成功之道,在迂回”:

真理的强光必须逐渐释放
  否则,人们会失明(1129)

也许正因为信奉这种原理,并且认为“我们能猜的谜/我们很快鄙弃”,再加上在文字上力求简洁凝练,她有些被称为“电报体”的哲理诗,跳跃大,转折多,取譬远而奇,会使读者难以追循她如风似电的思路轨迹,而显得晦涩费解。

一般情况下,她的理念总是带有可感知的特征,总是以有尺寸、有音响、有色彩、有质感的形体出现。例如:“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会飞,会唱,有体温,栖息在人们心底。但也有些诗,几乎就是赤裸的理念本体:

有两个可能
  有一个必然
  还有,一个应该。
  无限的折衷
  是我愿!(1618)

似乎是几个情态动词的排列组合,却实在是足以引起无限生动联想的抽象。一个赤条条的真理,像一个全裸的维纳斯或一丝不挂的大卫,突然呈现在你面前,你能木然无所动于衷?你能不感觉到某种伴随着快感的启示和伴随着启示的快感?

狄金森的诗使我们懂得,最好不要给诗下太狭隘的定义。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给她贴某一种特定的标签。

当然,上文所引,绝算不得这类诗的最佳样品。在这类诗中,有更可爱,更耐人咀嚼的: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251)

另一类,谈得较多的是上帝、天堂、永恒、不朽和信仰。这固然是她自身文化背景的某种反映,她毕竟是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成长起来的;然而在更大程度上,她常常是借宗教圣坛上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用《》的词汇和传教士的口吻发表她对人生的观感。

她的“天堂”,是她“难以企及”的地方;“苹果,挂在树上/只要高不可及/对于我,就是天堂”。而“天堂”之所以“完美”,是因为“现世无法为我们得到”。

“上帝”,则有时是“盗贼”,因为他剥夺;有时又是“银行家”,他贷给幸福,牟取高利,而且终于要索回;有时,是慈爱的“父亲”,在重大损失之后一再给“我”以“赔偿”;有时,是“远方一位高贵的恋人”;也有时:

上帝其实是个爱吃醋的神祇
  他容不得我们俩同作游戏
  而不是宁愿
  和他在一起。(1719)

“上帝”,在她笔下成了宣泄喜怒哀乐的道具。对于宗教,她写道:“有些人过安息日到教堂去/我过安息日,留在家里”。

宗教信仰难以形成又使她感到精神上无所依凭。清教主义影响和怀疑主义倾向同时并存,矛盾的心情常常跃然纸上。因为“有一星磷火,也比黑暗无光美好”。

一星磷火也找不到,就自己当上帝,自己创造天堂,创造太阳。这种上帝,就是诗人:

诗人,照我算计
  该列第一,然后,太阳
  然后,夏季,然后,上帝的天堂
  这就是全部名单

但是,再看一遍,第一
  似已包括全体
  其余,都不必出现(569)

其实,这也是一种信仰。爱默生就说过,人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精神,人本身就是有限的造物主;诗人,是代表美的君主,而美的艺术目的不在模仿,而在创造。

狄金森认为,“诗人,就是他/从平凡的词意中/提炼神奇的思想”,又说,诗人是“建造庙宇的工匠”。她直接写到诗人和诗的,有十几首。她早期曾写过类似于瓦伦丁节日戏谑诗如《醒来,九位缪斯……》那样的东西。但是当她认真对待时,她追求“活的”“能呼吸”“有生命”的诗。

从什么时候起,她决心写这样的诗,立志当这样的诗人,准确的年月已不可考。我们只知道,1862年是她创作欲最旺盛的一年,这一年她写了366首。她弃绝社交的理由,除了与爱情悲剧有关,似乎可以认为,至少有一个是为了写诗。她回避那些会以他们的谈吐使“我的狗也感到难堪”的男男女女,而宁愿以诗为伴侣。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然后,把门紧闭
  她神圣的决定
  再不容干预

…………

我知道她,从人口众多的整个民族
  选中了一个
  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
  像一块石头(303)

创作的喜悦,补偿了生活中的失望与不幸。白天,操持家务时构思;夜晚,睡眠前推敲,写成白纸上的黑字。现在我们看到的1775首诗,有不少都是这样写成的。而且,有些,字里行间留下了家务劳动的痕迹:

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
  我会用掸子把夏季掸掉,
  一半轻蔑,一半含笑,
  像管家妇把苍蝇赶跑。(511)

通读全集,不能不赞叹她在有限天地里的广阔视野。她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直接经验,她接触到和接触过的一切,她无不采撷入诗。家务劳动可以提供素材,学校生活是另一个源泉,以至她会写出上帝“在天上明亮的教室里讲课”之类的句子。

狄金森之所以会被她死后将近三十年才出现的意象派诗人视为先驱,是因为她的诗,应该说是到那时已经公开发表的那一部分,较之意象派共同信条起草人的作品更符合他们的信条。

一般情况下,她都使用普通人使用的口语,包括新英格兰地区的方言;但她有时也使用生僻、古奥的词汇,镶嵌科学术语,运用商界行话和宗教词汇,或是把拉丁语源的抽象词和盎格鲁撒克逊语源的实体词组合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她的语言,一扫铅华,不事雕饰,质朴清新,有一种“粗糙美”,有时又如小儿学语而有一种幼稚的魅力。

在韵律方面,她基本上采用四行一节,抑扬格四音步与三音步相间,偶数行押脚韵的赞美诗体。但是,这种简单的形式,她运用起来千变万化,既不完全拘泥音步,也不勉强凑韵,押韵也多押近似的“半韵”或“邻韵”,有时干脆无韵。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一种具有松散格律的自由体。

她对题材的选择,可以说有绝对的自由。在她的笔下,有取舍,无禁忌;局限只在于她本身直接经验的狭隘,特别是在长时期的自我幽禁之后,同外界的接触几乎断绝,她的思考日趋内向。

她的诗,如前所述,大多使用意象语言。她所塑造的意象,有一部分,可以认为坚实而清晰,较之后来一些意象派诗人完全排斥理念的“意象”更有深度而且丰满。但是,她的哲理警句诗却以机智、含蓄见长,而且不避抽象。

对于凝练的追求,狄金森的成就更为一般诗人难以企及。她总是力求用一种露珠般凝缩而闪光的语言表达或包含她的思想。她甚至为了获得简洁而不惜牺牲完整。

显然,意象派的信条概括不了狄金森诗作的艺术特征。从狄金森的作品中,几乎可以找得出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原始萌蘖。

狄金森和惠特曼,上承浪漫主义余绪,在部分作品中的表现毋庸讳言;下开现代主义先河,已经得到一致公认。

(选自《狄金森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有删节)

三、《我愿意是急流》赏析(王佳平)

裴多菲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单纯歌唱爱情的歌手,还在于他对爱情的理解永远是和对时代、人类命运的理解融合在一起的。在1845年所写的《我愿意是树》中,诗人赞美的爱情轻松、欢快,选择的意象也较为明丽、清新。到了1847年写的《我愿意是急流》中,虽然他吟诵的仍然是伟大的爱情,但同时在爱情的纯真、美丽之中又注入了许多的深沉、凝重、庄严。诗人所选择的形象也不再是树、花、星星,而是深富寓意的急流、荒林、废墟、破旗。1847年,匈牙利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活动也日益猖獗。在革命中不断淬火的裴多菲,渐渐成熟为坚强的革命战士。在这种血与火激烈搏斗的时代,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也必然有新的升华和飞跃。爱情,在诗人心中不仅有风花雪月的轻柔甜蜜,也蕴蓄着为自由而牺牲生命的崇高。因此,在1847年1月所写的《自由和爱情》中,诗人已明确地发出了宣言,为了自由可以牺牲一切!同年5月,诗人又满含深情写下了《我愿意是急流》一诗,更充分、更形象、更优美地抒发了他对真正爱情的深刻理解。

全诗在鲜明的对照中表达了建立在共同崇高理想之上的爱情。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塑造了一个顽强、坚韧、豪迈、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我”的形象。“我”为了爱人的幸福,愿意做急湍的流水,冲击崎岖的山路;愿意是废墟,无声地在静默中毁灭;愿意是破旗,孤寂地独举……与“我”的痛苦、孤独、苦难、艰辛相对的是“我”的爱人,她幸福,像欢快的小鱼;美丽,像青青的常春藤;明亮,像珊瑚似的太阳。在这一组组的对照中,在诗人给我们展示的强大的意象群中,我们体会出了真正诗的悲壮之美。对照的两列意象在诗中交替出现,就像音乐中有不同的鸣唱,但主旋律是一致的,因而她的美是耐人寻味的。诗中歌颂的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诗人对命运的高度理解,深得中老年人的喜爱。也许是他们更理解这其中的苦涩,虽然裴多菲不仅仅是由于苦涩才写出了这首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