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探究

2019-12-03 10:23:00

我们要培养出跨世纪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大量的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唯一的出路,必须使之落到实处。思想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思想课更要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课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点: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其创造性。  因此,思想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觉悟。为此,本人在思想课中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所有学科而言共通的,思想课更应体现这一点。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会讲大道理,满堂灌,不注意讲课的艺术,甚至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是绝对不会有兴趣的。如果我们仅用考试的办法强迫学生学习,学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在紧靠《新课标》的基础上,讲求讲课的艺术,说话不要平铺直叙,要有艺术感受,这样学生自然会喜欢你的课。  课堂教学要注意开头的引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是一首歌曲的前奏曲,它的作用就像在举行文艺节目中可以介绍节目的对白一样,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每节课的内容,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搞好课堂教学提供前提条件。好的开头方式是不拘一格的,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定不同的开头方式。可以是向学生介绍一些材料或数据,可以是讲一些幽默或做一些游戏,也可以播放一段录像带等等。  课堂教学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不要千篇一律,要给学生一点新意。要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幻灯机、录像机等教具。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果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他们对学习都会缺乏兴趣。每个学生因其接受能力的程度不同,在教学方法上绝对不能千篇一律、无区别地对待。孔子在《论语》中说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消”。对优等生的要求要适当提高。对差等生的要求,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可放宽一些,提问他们时,问题要简单一些(即只要肯动脑筋都能回答的问题),布置的作业也要简单一些。只要他们能回答出问题、能独立完成作业,即使回答不够准确,也应给予肯定,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改革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实改变“满堂灌”的办法,摒弃教师讲条条、学生靠死记硬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一“三为主”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是演员,教师切勿“喧宾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们阅读思考和回答或讨论,教师作必要的归纳补充或更正。这样可以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思想课的教学改革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熟悉的、本地区的一些实际去分析问题。可采取分组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对有关的问题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此外,还应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在讲授某方面的内容之前或之后,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形式进行。所谓“走出去”,是指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了解有关问题;“请进来”是指请非本校的有关人员到学校上辅导课、开讲座等,事后组织学生写调查研究报告或感受。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提高实效性  思想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开设思想课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国情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思想课的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外,更要提高学生的觉悟。这就要求我们渗透德育,备课时做到“有意”,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德育内涵,吃深、吃透,并体现在教案中。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德育渗透,不要认为讲清概念、原理,学生考试取得高分就达到教学目的了,否则就会出现高分低能或成绩高、行为表现差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坚持思想课的德育功能。在课堂上,教师应少讲一些“假如考试出到这类题目时应如何如何”之类的说话,多问一些“对你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觉悟,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