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云天自主招生成功经验分享

2019-11-23 13:44:12

此文的目的很简单:近年来,自主招生日渐升温,已有成为“小高考”的趋势,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既是清北等名校的敲门砖,却又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关于自主招生,许多专家、家长都已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我无意与他们争锋,只是作为2011年自主招生的过来人,想以此文,从一个学生的角度,结合自身经验与2011年自招考试题型谈谈,作为高三学生,自主招生可以如何准备,如何看待。
  先说说对自招考题本身的看法吧。对于往年自招试题,我没有太深研究,自认为没有资格做出太多评价,只是参加了11年3场笔试,4场面试,也不敢断定自招日后的发展方向便一定会与11年相承接,因此接下来的看法仅仅针对11年的考题,不追溯往年历史,也不预测未来走势。
  其一是笔试。以我的经验来说,各校笔试难度不均,但难度绝不是完全不可企及;此外,笔试中也会考察一定数量的课内知识。总体来说,自招笔试题型丰富,考察方式灵活,难度超过高考(但不超过太多),考察知识范围广,且相对于题量来说考试时间非常紧张。
  其二是面试。面试不外乎三种形式:考官单独面试考生、考生小组讨论、考生辩论。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存在出现变态考题的可能。后两种考察形式侧重于考察考生的合作、倾听能力,具体如何应付,我将在下文中讲到。
  接下来是关于自主招生的准备。我认为,高三学生学业本就繁忙,与其费尽心思研究历次试题,大量阅读课外书,不如摆正心态,找一到两个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培训,以拓宽思路为主,增长知识为辅。况且,每个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也应当自信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实际上,我所见过的自招考试失利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饱读诗书的优秀学生,然而往往他们欠缺的并不是知识,而是思维。一个思路灵活多变、考虑问题角度多样、思维缜密的考生,才能在自主招生这样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而大多数学生也拥有掌握这样的思维能力的潜质,只是欠缺点拨而已。如果为自招投入太多精力以致影响学业,一旦自招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自主招生的手续准备比较繁琐,如果有条件应当尽量请家长完成。特别是目标院校梯度的选择、各校招生简章中如材料准备要求、递交时间以及考试时间、是否面试等细节。
  我将分别叙述笔试、面试应考环节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考生在笔试中最有可能遇到的两个问题是:遇到过于难解或者过于诡异的题目;题目数量太大,无法做完。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建议考生在遇到偏题时稳定心态,毕竟偏题不只针对一人,而是针对所有考生,尽量优先完成难度较低的问题,将偏题留到最后加以考虑。我特别想提醒考生注意上述的第二个问题,即题量问题。如前所述,自招考试时间非常紧张,紧张到什么程度呢?以我当时的经验,作为文科生,一般课内文综卷子我在60—90分钟内即可做完并保持较高正确率,然而在11年北约自招笔试第一场中依旧感到时间紧张,最终仅仅提前10分钟完成,谈不上有什么检查时间;这场考试涵盖语数英三科,在我认识的人中就有至少三人,三科中有一科成绩非常突出,然而其余两科没有时间顾及,最终结果依旧不理想,因此考生在应考时一定要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务必覆盖考卷全部内容。
  面试没有太多窍门。但不管怎样,保持冷静的头脑、谦虚的态度、优雅的风度,在拿到问题时尽量从更广泛、更深入的角度考虑问题都是必不可缺的,如果能与社会现状建立有机联系就更好了。许多问题初看起来毫无头绪,但静下心来分析还是有迹可循的,可惜的是,不知道有多少学生用颤抖的手拿起试题,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失去了面试的主动权。
  最后是关于如何看待自主招生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个比准备和应考更具有杀伤力的问题。对于那些拿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加分的学生们来说,肩上的压力骤减,只要放平心态,多帮助他人,保持身体与考试状态,高考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但是对于那些不幸在自招中失利的学生们,这个话题就要沉重很多了。我身边不乏有北清实力,却没有拿到两校自招加分的同学,这种学生一般学习成绩优异,然而自招落榜往往对他们的打击最大,甚至还有心态失衡连都落榜的个案出现。当然,自主招生是强者的舞台,然而一个人的能力,绝不是一次考试就能完全体现出来的。我衷心地希望参加自招的学生们都能看淡它的结果,即使失利也不要丧失自信心,这样的话,自招也未尝不算是人生中的一种经历、一次洗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