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限制下的自由:再谈“生活随笔”之“随”

2019-11-24 15:05:47

  作者:卓立子

  生活随笔之“随”是指一种限制下的自由,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用来表达思想的内容,可以自由的选择你运用的表达方式。随笔之“随”是指随“思”而发,你选择表现思考的内容的自由,你对具体事件有你自由陈述的方式、你对情理可以有自由思考的灼见;随笔之“随”是指随“笔”而写,你可以文辞简约,你可以汪洋恣肆,你可以精雕细凿,你可以素描勾勒。文随思,思以文,笔写文,文用笔,思笔随意而自由!随笔之“随”立要于真实的描写,真情的倾诉,真理的强调!是谓“有限制的自由”。

  《陈情表》作者陈内心之情沛然流自于心,但由于作者写作目的需要,也由于可能皇帝大人可没有工夫听你“罗嗦”,所以作者对于有些事件多陈述而少描述,作为对本文的赏析和深刻理解,我们则可用“随笔”的形式还原一下当时生活的场景,把这些事件形象地“描述”以期真情更凸现,形象更鲜明,学生感知体验更具体!

  如:结合“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和“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以“祖母陪我走过悲惨的童年”或“在祖母生病的日子”为题,联系上下文,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片段。

  思考:结合两句话,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写时候应该可以写什么内容?

  1、从整体上自由地规划:化概括抽象为具体丰富,这是一个自由的写什么的过程。

  任何事件都可以以一句话概括之,任何一个道理都可以以一句话抽象之。而把一个概括了的事件或抽象了的道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描写和阐述,这就是写作的特定任务。一个事件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人关联的事件,作为写作你可以自由地设置你需要的时空,时间不断地行走,事件不断地展开,空间不断地变化,人物不断地活动,整个事件就变得立体和丰富起来;一个道理它归纳自丰富的大千世间,因而可以进行千变万化的阐述和演绎,道理因阐述而明晰,因演绎而形象。这些都是自由的。如“祖母刘躬亲抚养”,可以写生病中祖母对“我”的照料,学路时祖母对“我”的搀扶,读书时祖母对“我”的教育,祖母在生活困顿中坚持把“我”抚养等。

  写什么就应该是什么,这一个一定是这一个,这是个规则和限制的问题。你可以选取其他人其他事来衬托,你可以选择环境描写来烘托,但其它的都是为了这一个,这一个永远只能是这一个。

  2、从细节上自由地刻画:化具体丰富为鲜明生动。这是一个自由的怎么写的过程。

  随笔之“随”写事件要体现符合人物性格的人物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只要符合人物身份,都可以自由刻画,以求惟妙惟肖,传情达意;随笔之随要进行恰当的环境预设,事件必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特定的空间下,这里的时空是能够让人物更充分地活动的时空,是能够烘托渲染人物的形象的时空,注重空间意境的凝练,描写意象,以成意境,着力时间的变化,使事件在时间行进中波澜起伏,妙趣横生,结构变化,逻辑分明;随笔之随体现要进行反复的渲染,可以使人物动作更加慢化,人物心理更加复杂化,人物语言更加个性花,。

  学生例文呈现:

  一、祖母陪我走过凄惨的童年。

  (1)胡志洪

  已至深秋,金黄铺满大地,孩童们蹦跳于这丰收的季节,他们嬉戏,聊天,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可有谁知道,不远处的小户内,那破旧的窗户里,总有一双充满悲伤和羡慕的眼睛!

  如今的李密已经九岁了,正是无忧无虑、美好的童年玩耍时期,然而……

  李密盯着窗外的孩子们,眼前弥漫了一层水汽,双手死死扯着不听使唤的双脚,内心充满不甘:为什么我年少多病,为什么我九岁还不能行走,为什么父亲死了,母亲走了,为什么让我如此无助地活着。

  太阳无力地落下,风在漆黑的夜吹拂,好似悲鸣,也夜格格不入,好似李密与美好的童话是一对无情的平行线,永远无交点。

  记忆是掌心的水,无论是摊开还是握紧,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点一滴流淌干净,只是那水的凉意,却是可以让人无法忘记!

  幸而有祖母的陪伴,祖母的美食温暖了我的胃;祖母的话语温暖了我的心,祖母的教导温暖了我的神!

  (2)当我嗷嗷待哺时,家父离我而去,当我咿呀学语时,母亲离我而走,望着孤苦无依的我,祖母背负起了抚养我的责任。

  夜晚寂静,本是睡觉休息的最好时光,而我的祖母还在不停地哄我睡去,祖母眼皮快要粘在一起时,脑袋往下耷拉时,脖子酸痛时,而我却在撕心裂肺地哭喊着,直到声音沙哑,筋疲力尽,还在嘤嘤不停,祖母只好再次唱起摇篮曲,摇起蒲扇,直至我入睡……

  明明是十五的月儿,可却被乌云遮了大半,稀疏的月光透过纸制的窗户,照进寒酸破旧的小屋,一位瘦骨嶙峋、面黄肌瘦的老夫人坐在床边,双眉紧锁,两眉皱成了一座小山,原本就苍老的脸上写满了“愁”一字,孙子又生病了,什么时候能好呢?也许明天……

  孩子可以读书了,祖母很高兴,可那私塾先生的学费哪里来呢?上山砍柴吧,夕阳西下,祖母拖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下山来,这一担柴总算又可以积攒一枚铜钱,孙子咿呀出的“人之出,性本善”的读书声让祖母脸上写满灿烂,待此儿成,也算对得起他死去的爹了……

  二、在祖母生病的日子。

  (1)马俪睿

  萧瑟而寂清的夜晚,此刻仿佛被黑暗所笼罩,使人透不过气,世间万物仿佛沉睡了过去,月光不再那么清晰,蚊虫不再那么和谐,变得更加混乱,更加模糊。放眼望去,依稀看着一条微弱却又无力的光斑,是什么?定睛一看,是李密家。原来李密仍然在照顾年老的祖母。“咳、咳、咳、咳咳。”一声声揪心的咳嗽声抓住人不不放,是那么酸楚,撕心裂肺。李密在炉前熬药,他双眼紧盯着不放,药熬好了,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药,生怕有一点洒出浪费。慢慢扶起祖母,他轻轻吹了吃,然后用嘴试了试,感觉可以了,就一勺、一勺、再一勺,这样重复不间断地给祖母喂药。喂完药,此时李密已大汗淋漓,服侍祖母睡下,他才渐渐舒了一口气,顿感心胸开阔,接着继续陪伴祖母。

  (2)冯浩

  如墨的云压压一片,仿佛女娲补善的天又陷了一角。风又如利刃般呼啸,茅草屋在风中摇摇欲摧,转瞬间,一席茅草被吹飞了。危机又加重了一分。李密拾起地上的那席茅草,紧握梯子,把茅草又铺回了屋顶。雨淅淅沥沥,这是暴风雨的前奏。李密皱了皱眉,自言自语道:祖母的药应该煎好了八?他疾步来到屋前,雨已经开始肆虐起来了。为药壶遮雨的草篷已危在旦夕了。李密焦急地去救药壶,刚刚经历焰火锤炼的药壶毫不留情地划伤了他的手指,“锋利”的温度使他的手指起泡了。他迅速地缩回手吹了吹,随即用布托起了药壶小心翼翼地走回了屋内。李密提起药壶把药倒入了一只棱角分明的碗中,也许这已经是他家最好的碗了吧,看着这碗上的锐角,李密的视线模糊了,泪水在打转,仿佛在牵拌着泪珠不让它滑落。李密慢慢地喂祖母喝药,手上的痛一阵阵传来,他想起了辛酸的童年,想起了祖母的关爱,碗中层层涟漪荡漾,摇动了他心中那根最软的弦。昏黄的烛焰忽明忽暗,黑暗后短暂光明也许下一刻更加灿烂。他希望祖母早早好起来!

  (3)丁晶

  当我端着熬好的药蹑手蹑脚地走进祖母刘氏的房中,把药放在床头,祖母从沉睡中睁开了眼。她以一贯慈祥的目光看着我,脸上满是笑意,正准备和我说话,却被几声剧烈的咳嗽给挡了回去。原本骨瘦如柴的身躯加上剧烈的颤抖,我的心上写满了痛。

  轻轻地将祖母从床上扶起,喂她喝下了药,我仔细地端详着祖母被病魔折磨的早已没有血色的脸庞,混浊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光彩,像是酝酿着一场白色的风暴,心中越来越不舍。心中早已无数次下定决心,要一直陪伴着祖母。

  我无祖母,何以至今日,祖母无我,何以度余年!

  (4)

  夜已深,人已静,惟有杂蜡孤鸣!零星的月光撒进了茅屋!我在这个寂静的夜晚陪伴着祖母。

  祖母静静地躺在床上,身体却犹为蜷缩,被草席无情地深深包裹。望向那张憔悴而无力的脸上布满的道道皱痕,那是一段对记忆的刻画所留下的--祖母照顾年幼我时的峥嵘岁月。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眸此时也黯然失色,双唇也好似干枯的小溪,水分已随时间的脚步而流逝。祖母全身微微颤抖了好几次,这也提醒了我又是要喂她吃药的时间了,我谨慎地将药端来并放在了祖母的床头边,接着小心翼翼地将药送到祖母干涸的小溪中,一份浓浓的母孙情此刻构成了最温馨的画面!

  随笔之随体现之一:可以展开符合人物性格的人物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只要符合人物身份,符合事件的情景体现,都可以进行细节化的刻画。

  随笔之随体现之二:可以进行恰当的环境预设,事件必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特定的空间下,这里在符合文本的情况下,你的预设可以让人物更充分地活动,或者衬托出人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