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同一片蓝天下历史“解喻”的精妙处

2019-11-29 07:05:45

十年前我曾去过一次哈尔滨,那是在春暖花开的春日,我们当地中学教研室的全体教研员到哈尔滨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学习当地的教研经验,印象中的哈尔滨建筑古朴别致,服饰新潮时尚,语言规范标准……这种种的表象似乎从不同层面诉说着哈尔滨昔日诸多的历史情结;而今天,在北国冰封的严寒正月,我又能幸运的到哈尔滨观摩了东三省历史教研会第五届年会,再一次有机会领略了这个美丽冰城别样的神韵!  由于本次历史教研会安排在寒假期初,因此绝大多数的与会者是参赛教师,作为基层教研员,我很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在会议一天半的时间里,我是怀着十二万分感动和震撼的心情来倾听这些涵盖东三省不同城市、五个不同版本教材(人教、华师、北师、岳麓、沪教)、历史和历史社会分科和综合两个课程的优秀历史教师共66节说课,细细品味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不断感叹他们风格迥异的教学创新思路和教学特色,深切感受他们对历史教学的浓情厚谊和火热的课改热情,不倦吸纳东北地区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的教学成果和智慧。此次观摩,对我个人来说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受到一次难得的历史人文教育熏陶。通过观摩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精髓和学科新课程标准内涵的理解更深刻了,对不同版本历史教材的宏观把握和微观认识更详尽了。正如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张院长在开幕式上所讲的会议宗旨那样,本次会议确实交流了历史教学的经验,加强了地区的合作,共享了研训平台,分享了教学成果。同一片蓝天,对历史教学不同的精妙“解喻”,进而引发我们不同的思考。今天的教研活动,我愿把我自己的学习体会、感悟及反思与群内同行朋友分享,更希望能抛砖引玉,用我的思维碰撞你的思想,让思维碰撞而闪现的教学灵感和智慧的火花点燃我们的课堂、照亮我们师生的心灵就是我的美好心愿!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品味同一片蓝天下历史“解喻”的精妙处。  历史究竟是什么?原始记录、历史著述、历史教材中所记述的历史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吗?对此,史学界的看法不一。我国已故历史学家赵恒烈教授认为,“历史是历史客体与认识主体的和谐统一”。首师大叶小兵教授则认为,“历史是认识主体主观的4次方”(1次方是最早原始记录的记录者的主观看法;2次方是由此撰写的历史著述的主观印记;3次方是根据历史研究成果编写教材的教学专家的主观意图;4次方是我们教师对历史教材解读的主体介入)。我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先生也认为,“所谓的历史事实是解喻中的事实”,上述言论都充分说明我们今天所了解到的历史,不完全是历史的本貌,而是通过历史学者对历史精妙及多样化的“解喻”。任何历史的再现,都无法离开对历史精妙的“解喻”。  一、新课改全新理念和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解喻”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两个变化就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66位教师的说课中,紧紧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把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人文素养”、“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探究性学习”以及“发展性多元性评价研究”等学科课程理念结合师生、教材和地区教学实际并通过说课这种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创造性的融入到自己的教学预设中,并做了诸多精妙的“解喻”,使我们的历史和历史与社会课堂鲜活起来,更能与时俱进,更好的发挥其人文教育和公民素质的养成功能。比如哈市55中学王锟老师《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对引导该课的教学理念做了如下的设计──“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拥有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1中学李树勇老师的说课理念设计──“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和互动。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单打独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假教学,我将探究性学习优化到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促进自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另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由历史史实引发情感,从而真正的反思历史,反思人生,做到健康成长”。  二、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的“解喻”  历史教材是师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文本素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桥梁和中介,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历史录像资料、历史文物、历史纪念场馆以及历史遗迹等同样都应该是学习历史的良好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应积极吸纳不同版本的教材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同时利用好地区的德育资源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在处理教材上应努力做到“有主有次,有增有删。有详有略,有深有浅”。我们除了对上述教材必修内容要做精妙“解喻”外,还要对历史教材中的隐性内容如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等方面进行生动的 “解喻”。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把隐性目标要求量化成具体可行的做法和流程,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鲜活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达成历史课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功效。比如哈市53中学徐丹老师《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用“老员外给四个女儿找女婿”故事贯穿全程,通过四个女婿来祝寿,给出四则资料来指导学生分析说出四个女婿所从事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然后设计一些如老员外先到都城大女婿家感受城市的风貌,然后到赵家庄二女婿家感受乡村生活的气息和习俗等故事情节,并通过陆游的诗来领略宋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最后联系现实,得出正是劳动创造了今天丰富多彩生活的历史结论,最后播放的《越来越好》歌曲来感受现实社会的美好以及历史文化的演变和传承;吉林辽源第二中学师伟老师“民谣再现沧桑,红歌见证成长”一课,教师通过近代史广泛流传的民谣、红歌等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历史课堂,通过民谣再现探究史实,如东北谣、义和谣等,“苦难十四年,日本和,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让学生感受百年耻辱。通过经典红歌重唱,如“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组歌”来体会革命的艰辛历程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并通过指导学生自编手抄报,创编历史歌谣,并了解历史图片、名言和历史事件中的口号中的历史来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来强化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复习方式新颖别致,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搭造了生动、精彩、鲜活的云梯。  三、 历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解喻”  如何让历史“解喻”更精妙,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本真,就要竭尽全力借助于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以下四个教与学的关键点:一是“教师导向”,二是“设疑解难”,三是“神入历史”,四是拓展升华。本次教研会上呈现的60多节课涵盖了东三省在教法、模式改革方面的丰硕成果,并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还有你的一种个性泛化和整体融合的发展态势。而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由基本的教学方法组合成的一套比较固定的教学方法就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教学模式,而这些贯穿教学整个流程的基本范式使我们的教学思路更清晰,环节更紧凑,内容更丰富,更能事半功倍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课程目标。使我欣喜的是我们还有一些参赛选手采用了我多年研创的“导向──互动对话”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而多数选手都能从自身特点、教学课型、教学实际等制约因素出发,对基本的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重组,尝试多种教法的最佳组合,以实现教学流程的最优化,并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很多教师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指导学生自学、阅读、分析、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素养,提升未来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综合能力。比如大庆23中学张淑庆老师在《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中对教法做了如下的设计──“结合学情选择教法和学法: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编制表格、合作学习”;辽宁锦州第四中学侯丹老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法、学法设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黑龙江省鹤岗市第四中学崔同文老师《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学法设计──“本课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中,我采取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教学策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合作交流为辅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地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一步步进入历史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  四、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的“解喻”  美国史学家华尔达教授来我国杭州讲学时曾说过,“历史既是一门科学,这是就其内容的真实性而言,但历史又是一门艺术,那是就其表达的美好形式而论”,因此,教师教学时要讲究教学艺术,本次研讨会上的66节个性课,各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或睿智、或激情、或儒雅、或深沉……他们都以自己超凡的教学智慧和独特风格征服了与会听众,并深深拨动着历史教师的心弦!辽宁朝阳市哈拉道口镇中学郑娇红老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设计,用当地2007年9月18日《朝阳日报》中关于纪念抗日战争62周年给市民的公告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凸显了为师者在教学预设中睿智的教学智慧;哈尔滨市72中学的孟辉老师《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教师预设让学生设计制作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的一套明信片,里面要含有思想家的主张和思想主张,这样的设想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巧妙结合起来,表现了教师独具匠心的思考;黑龙江省大庆市陈玉平老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的设计,教师始终以一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撼人心魄的教学激情来感染听众,博得了与会者阵阵的掌声;辽宁省实验中学的黄伟老师《三家并立》一课的设计,娓娓道来儒、法、道三家思想的并立的史实,并通过大量的史料、图片等引导学生感悟儒学承载中国、影响世界、传承历史、连接未来的真谛,对名家妙语和公益广告的深刻解读和深入思考,这些无不显现为师者儒雅的教学风格与无穷魅力。  五、教学辅助手段的“解喻”  此次盛会的最大特点是教学辅助手段的现代化,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关注,而直观、生动的历史课件使教师对历史教学的解喻更精妙!在整个参赛会场上,各种历史事件和文物图片及音像资料声像并茂,使人目不暇接,让人一睹为快;三维动画,Flash现代科技全方位应用到历史课件的制作中,使教学信息传递形式更加生动灵活,而点击按钮用小蝴蝶、小星星、历史出土文物缩影等人文、历史气息浓烈的小图标,使教师对历史的解喻更历史更人文,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智趣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辽宁抚顺15中学郎雁如老师《秦王扫六合》一课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伴着《高山流水》的优美乐曲,师生共同朗诵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从中感受诗人对李白的评价。这时我用导语说,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战国,前往秦朝,去看看他的真实面目吧!”;哈尔滨市51中学的刘莹老师让学生观看视频图像──黑暗中蜡烛的传递,让学生深刻体会新文化运动犹如黑暗中的火光,互相传递,蔓延开去,燃起封建思想统治下人们的智慧之光。  六、教学评价和校本课程探究的“解喻”  教学评价问题历来是新课程改革的瓶颈,多元、综合、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能更好的激励、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而多元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要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的和谐起来,让基层学校的老师和教学专家一道也有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地区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在本次会议中,有很多地区的老师把教学评价、校本课程探究纳入大赛的课题范畴,这样的设想使我们听者眼前一亮!特别是黑龙江省的老师们在此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拓宽了与会老师的眼界。黑龙江省佳木斯第十中学的王义平老师《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教学评价的设计如下:一,评价目的,根据课程标准“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制定了本课的评价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感知历史的发展进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与成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二,评价内容:1、知识与技能──本段历史发展脉络,少数民族内迁,战争,朝代更迭,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2、过程与方法──重点评价收集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运用知识认真思考相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劳动人民对社会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使学生感受不畏,勇于抗敌的精神。三,评价工具评分量化表、随堂问卷、绘图列表、交流讨论四种评价方法。四、评价过程与方法,堂堂清、总结知识点重难点、探究过程评析、激励评价等。五,评价总结,自评、互评师评等。最后,评价反思,虽然评价任务重,但需要进一步发掘完善,不断研究和实践,通过评价,可以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吉林省长春市45中学的韩丽华老师《走进》校本课程一课的大胆设想,为我们真正落实多元课程资源观、研发校本课程资源开了一个好头,教师通过开发网页让学生广泛涉猎关于课程人物的大量信息,并畅想收获和历史启迪。这样的设计丰富了历史课堂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智趣,熏陶了学生的人文情感;而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逸夫中学黄华老师《的文韬武略》校本课程的设计更是诠释了教师对“以人为本”课程全新理念的深刻理解,教师采用历史角色换位法,通过丰采追踪历史人物的、军事才华,来感知和亲近历史,通过对历史人物人生历程的揭示来引导学生获取成长的经历和动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未来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真正发挥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  长江后浪推前浪,本次年会我欣喜地看到了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在提升,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同一片蓝天,同一种对历史的热爱和课改情怀,通过对历史不同的精妙“解喻”,来诠释着对历史的深刻解读,并传承着人类的历史文明!但作为历史研训人员,本次会议也有很多现象引发我的思考,如参赛者大多是年轻教师,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特色应该有个积淀的过程,那些老教师都去了哪里?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将如何发挥老一代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能否在今后的研讨会中展现一些名师的教学风采,让年轻教师有所启迪,有所借鉴!还有对新课程理念和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解读问题,有一些老师对课改理论的理解流于表面,这样就很难把这些课改精髓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洋思中学的经验要学,山东独狼口和上海东卢中学的经验也要学,但不是拿来主义,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而是要结合当地的教学实际,更要结合学科和自身特点去学习精华的东西,然后创造性的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执著的坚持下去,这样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有所裨益;而绝大多数参赛教师刻意追求课件的精美,缺乏一些可以唾手可得的实物教具等特色的东西。辽宁历史特级教师岳志忠老师的实物教学法应该让我们反思,指导学生仿制历史教具可以让学生切实感知和体验历史文明成果的创新过程,而这样的深刻感受和成功的体味是任何精美课件都取代不了的;此外就是作为新时期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的理论素养、学识水平、语言板书等特色基本功,无不渗透一个师者的“润物细无声”之效等……  “放怀课改推陈出新,精妙解喻继往开来”。 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历史“解喻”能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创新,更真心祝愿东三省历史教研联合会能给我们基层的历史教师和研训人员提供更多的观摩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使我们能在同一片历史课改蓝天下自由翱翔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