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打倒

2019-12-06 18:10:24

动词。(从上)攻击并使之;推翻。在上判定某人属于敌我矛盾之后,一种激烈的、对抗性的行为。伴随着昂扬的情绪激荡、攻击行为。
这是中使用频率最高,最能表现特点、性质的动词。从时间上看横贯整个,从前的批判《海瑞罢官》、工作组,经、,直到反击右倾翻案风、揭批。从打倒的对象上看,国外是帝修反,国内是路线、、“”和各级走资派、黑七类。“打倒”的普遍性达到“”的程度。
用于打倒的手段,从口诛笔伐的张贴标语口号、写、声讨批判,开批斗会,游街,心理摧残的人身侮辱有戴高帽子、挂黑牌、坐土飞机,到强制侵犯人身权利的抄家以查抄罪证,没收书籍、文件、照片、财物等个人物品;从上的审查、宣判,罢官,专案组栽赃构陷,无休无止地写检讨,接受审问、外调,到肉体摧残的武斗、私刑,关牛棚,不经审判的拘押、坐监牢;从行政上的靠边站(撤消一切职务)、贬斥、罚做苦役、遣返回乡,限制行动自由,到经济上被冻结存款、工资降级,只发最低生活费。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更加被从党史、毛选、文件等一切文字记载中抹去名字(代之以xxx),像是这个人就从来不曾存在过。
由于被打倒对象的大小(从基层有历史和现实污点或莫须有罪名的普通人到单位领导,从小学者到大权威,从地方党政官员到领导乃至国家首脑……),打倒涉及的范围有大小、时间上也有长短。打倒的动机,从上不同的见解、利益集团,不同的组织宗派,学术上的不同主张、流派,到个人的嫌隙、私怨。
其动力,既有运动组织者的社会理想(反修防修)、需要(清除政敌),长期工作客观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干群、师生、城乡、),又有社会下层诉求无法上达,被忽视、受打压、被剥夺时对一线行政官僚的怨气敌意,青春期学生对革命的憧憬冲动,临时工、下乡知青为自己利益揭竿而起,甚至还有右派以受走资派名义的,文化失重带来的虚脱感、现代化受阻的焦虑……他们都呼喊着“打倒”的口号。
而打倒的目标制定者,从上有下到最普通的老百姓、群众组织,千头万绪、层出不穷,使斗争在总体上呈现出无序状态;总原则上仍然服从于,具体的又无需哪一级领导机关的批准。各级重要人物(主要是一级)有专案组经管,基层多由群众组织决定。没有法律程序,没有组织审批手续(组织本身就被取消了)。以打倒为目标的运动,此起彼伏,一个接着一个,无止无休,弄得国无宁日。服从于打垮摧毁一线党政系统的总目标。这也是被后来的家、历史学家、国民判定为动乱的原因之一。
但也有两面性:有时是暴烈的实际行动,有时是温文尔雅、口不应心的表态。从时间上考察,使用频率高的比较集中在初期的1966—1968年间。其他时间段虽然也有出现,如批所谓“教育界黑线回潮”、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但以广度和强度而论,均不及初期。

(参考资料:张化等编《回首“”》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