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中的“美”、“丑”之战

2019-11-29 20:42:28

李云东
  
  刘祥老师说:“教师在静坐冷板凳阅读、思考的同时,也要适时站起身来,到实践中活动活动手脚,用一用刚刚悟出的妙招。比如,把学习心得转化为家常课中的某种技能,或者转化为一篇教育教学论文……”(《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137页)
  
  正好,今日在网络上看《孙犁传》。孙犁先生说:“我的作品就是写了美和丑。”
  
  这点启发了我,我一直觉得《芦花荡》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很麻烦,套用公式又太干瘪无趣,经此启发,便想再次分析一下环境描写的特色。
  
  下面三个选段例子,均是连在一起的文本。
  
  例一:
  
  丑:“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看吧——“阴森黑暗”,“浸在”,“滴落”。丑恶的敌人,使得身边的景物也变得黑暗。从敌人的角度来写,周边景物显然让他们害怕。
  
  美:“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水鸟飞动和唱歌”,这个夜晚属于美好的事物,这种反常态的写作,体现了战争题材作品的厚重。“苇子”的韧性全体现在“狠狠”两个字上,拟人化的写作。
  
  例二:
  
  丑:“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监视”、“提防”,尽显敌人之丑态——也很怯懦,只能封锁,无法进攻。
  
  美:“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小船很轻快,一个比喻句尽显小舟诗意的悠然。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为船主驾船冲破封锁线而击掌叫好。船的轻快划动,显见人不仅技术高超,心情必定很悠闲,不把敌人当回事,让人心情放松。能在战争中把人性写到这种高度,实在是只有孙犁先生一人。
  
  例三:
  
  美:“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歌声响亮,多么的美妙啊,最关键的是,人们在苇塘里的活动,哪像战争,更像是在享受生活。乐观的革命情怀在这里得到体现。
  
  丑:“敌人发了愁。”
  
  这句紧接上文,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尽显“善”之美,“恶”之丑。
  
  再看:
  
  丑:“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尽显讽刺之笔锋,这种风景因小鬼子的出现不再美丽,极丑。
  
  美:“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要打小鬼子了,环境描写如此的美丽:“平”,“清”,“轻轻浮动”,好一幅干净美丽的画面。
  
  美:“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打小鬼子,很解恨,风景秀丽,给人美的感受。
  
  “美丑”的对比,彰显了文本更多的内涵,环境描写的作用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几种套路,在文中,我们再次看到,环境描写不仅和人物心情有关,还和情节发展有关,而且,似乎关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风格:人为放大美的东西,凸显美丽的家乡魅力,借以把“美”和“丑”进行强烈的对比,放大美的东西,沉淀读者的感情,突出主题。
  
  打鬼子解恨的画面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最解恨的,但是作者如饱经世间沧桑的老人,他在最后的情节紧张处弄上几笔写意的风景,撩拨着读者的心灵,欲罢不能地跟上作者的写作节奏。
  
  把故事情节节奏“拖”慢,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