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语文写作指导之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

2019-08-02 14:00:48

1 2 3 4 5 下一页

  作者:蒋念祖

  知识例话

  大约同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相关,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特别崇尚自然——天然之美,正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宋人张末断言:“文章之于人……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性情之至道也”(《东山词序》)。现代林语堂则认为:“古人作文本无笔法,本无体裁……其措辞取义,皆一片大自然”(《作文六诀·序》)。从古至今的作家均把遵循与合乎自然视为散文写作的上乘境界,那么,天造自然,巧夺天工,便成了文章极其重要的美学品质。

  纵观诸多文章,具备了自然品质的优秀篇章屡屡可见。如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如鲁迅的《风筝》,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如孙犁的《山地回忆》,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汪曾棋的《跑警报》,林非的《童年琐记》等等。这些作品语言本色无华,结构开合自如,情感朴素真挚,思绪畅达不羁,其整体形态与风格,恰似天地之本真,万物之律动,正所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维);亦所谓“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唐岱)。

  不过,无论从哲学还是美学的层面看,文章的自然之美与天地万物的自然神髓,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是物质的、客观的、第一性的,是有待于作家发现和领略的先天性存在;前者是精神的、主体的、第二性的,是作家在感悟和认识了后者之后,所进行的积极的、能动的和富有创造性的符号化抒写。

  既然自然之美是作家师法天地万物自然神髓展开符号化抒写与表现的结晶,那么,在这一美的转化和生成过程中,作家所具有的驾驭语言符号系统的能力和水准,便显得至关重要,换句更为具体和明了的话说,文章要想具备自然之美,作家必须首先拥有一副远离虚浮,尽弃矫饰,臻于化境的文字笔墨。而要做到这一点,从修辞技巧到布局谋篇的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千锤百炼,是必不可少的。借用郑板桥的诗句来说便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认识了此种关系,我们即可明白:巴金在谈及创作时,为什么一方面指出:“艺术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另一方面又要加以说明:“什么是技巧!我想起一句俗语:‘熟能生巧’。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经验,写熟了就有办法掩盖、弥补自己的缺点,突出自己的长处。”(《探索集·探索之三》)由此看来,文章即使追求自然之美,也不能说完全不要技巧,而只能理解成它需要“大音稀声”、“大道无形”式的更娴熟、更高级的技巧,即把有形的技巧化为无形的技巧。请看西祠胡同网页上的一篇文章: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绘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才是最美的西湖。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