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之作文论据材料处理秘诀之二

2019-11-16 10:43:58

1 2 下一页 作者:佚名
  
  二、论据编写的一般方法
  
  (一)事实论据一般写法与记叙文写人记事有哪些不同点?
  
  编写事实论据,主要用叙述和议论文字。论据的叙述方法与记叙文写人记事有些不同:
  
  叙述要素
  
  (议论性散文)描写及其目的作用
  
  议论及其目的作用
  
  (议论性散文)抒情及其目的作用
  
  字数控制
  
  记叙文
  
  一般需要六要素俱全。
  
  特别是要详略得当地叙述全过程。
  
  描写始终与叙述紧密结合。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目的是为了表现事物特征和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环境,表现主题。
  
  在记叙的基础上可以议论点题。
  
  也可以通过人物语言间接议论点题,特别是故事和小说作者常常不直接议论,而以人物为传声筒
  
  议论是点睛之笔,少而精。
  
  在记叙的基础上可以抒情以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
  
  抒情也可以与议论相结合。
  
  800字的文章,最多记两件事情,一详一略。详细的可以写500字左右。若要写多件事情,则用总写——特写的方法,详细叙写一件事,总写概述多件事情。若记一件事,则可以800字全部记叙事件,也可以有少量议论抒情。
  
  论据的编写
  
  一般只须介绍人物、事件和结果。时间和地点看情况而定。过程中只介绍能够证明论点的,其余可以省略。
  
  较少描写。议论性散文的论据可以有一两句描写,目的为突出重点以论证论点;或者是增添文采,增加可读性。
  
  在论据编写中,议论是不可缺少的。
  
  议论的目的是分析事例,找出事件发展中的前因后果,挖掘蕴藏其中的道理,以证明论点的。
  
  较少抒情。议论性散文可以适当抒情,以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和鲜明的观点。
  
  一般一个论据连同议论分析最多在300字左右,少则几十字一个略写的事例后加议论分析。
  
  【训练示例】请将下面故事编写为事实论据,证明“只有不为外物所动,专注目标,才能取得成功”的论点。
  
  不为外物所动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作桥。
  
  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尸骨难觅。
  
  这天,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
  
  铁索桥是必须攀附了,路已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
  
  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索。”
  
  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
  
  过桥的健全人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的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而是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不为外物所动,专注你的目标,不论风动还是帘动,只要心不动,你就可能走向成功。
  
  答:
  
  【答案示例】
  
  一行四人要攀附铁索桥,桥两岸是悬崖峭壁,桥下是万丈深涧。他们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一个盲人、一个聋人和一个健全人安全到达彼岸,还有一个健全人跌入深涧,葬身鱼腹。
  
  为什么那个健全人却不如盲人和聋人?因为他被险恶的环境吓破了胆。盲人不见山高桥险,聋人不闻山涧咆哮,他们都可以一心一意地走稳自己的路。
  
  还是那个过了桥的健全人说得好:“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的时候,在你的生活道路上,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只有你置“险峰”“深涧”和“激流”于度外,专心致志地走稳路,那么才能走出险境,走向成功。
  
  【说明】
  
  原材料连同点明寓意共416字,改写后的论据连同议论分析事例共265字。
  
  原材料在叙述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进行了较多的描写。改写后的故事没有交代攀附铁索桥的起因,也不介绍经过,只是简介人物、事件和结果。而后议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来证明论点。改写后的论据将环境描写改为八个字的叙述介绍,将盲人和聋人的语言描写改写为议论句来分析事件,但还留有健全人的话,因为这些语言描写能够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艰难险阻。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原材料以叙述和描写为主,更具体、形象,并且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间接说明道理,而后议论点明故事的寓意;改写后的论据以叙述和议论为主,内容更概括、简要,作者直接议论来分析道理以证明论点。
  
  (二)编写论据要注意什么?
  
  1、注意根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对事实材料作剪裁和详略取舍,使文章观点鲜明。
  
  一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能反映多方面的问题,所以一例往往能够多用,但是在用同一事例论证不同的论点时,我们要对材料作不同的详略取舍,突出能够证明论点的部分,删去与论点无关的部分。
  
  2、要善于分析事实论据,使之与观点结合得更紧密。
  
  在叙述事实过程中和摆出事实之后要议论分析论据,归纳出与论点一致的道理。如果缺少分析,就缺乏逻辑力量,成了堆砌材料。议论分析要紧扣论点,切忌东拉西扯,不得要领。
  
  【训练示例】下面两段话,哪一段更适用于“说话”的话题?为什么?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尚忧其民,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广寒士”的呼声;自身被元人所缚,文天祥仍忧其国,高诵“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篇;京官被君王贬谪,范仲淹却忧其君,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他们忧国忧民之情令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折腰。
  
  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广寒士”的心声共天地并存,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与日月争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和山川同在。这些人话语的震撼力首先出自他们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源自他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人格。
  
  因此人格有多高,说话就有多好。要想说好话,就得修养品格。
  
  答案提示:
  
  第一段的叙述,引用名言和划线的议论句,都强调和赞扬人物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第二段叙述、引用名言和评论相结合,都突出了说好话的巨大作用以及说话的好坏与品格的高低有关。
  
  因此,第二段话更适合于“说话”的话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