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思想课堂提问的主体

2019-11-15 10:03:19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高中政治课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质疑”。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发展主体性与独立思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呢?

  一、课堂提问策略

  1.营造活泼、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

  活泼意味着学生有安全感、身心愉悦,和谐意味着师生平等交流、心灵交汇、互相促进,自由意味着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身心舒展、精神焕发,才能开启好奇之窗、探索之门,学生提问自然会层出不穷。为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有充分的宽容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是和他们一起分享、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体现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的发言权,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走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营造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面对学生“幼稚的问题”不要取笑,面对学生“尖锐的问题”不要批评,面对学生“异端的问题”不要勃然大怒,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达欲望。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课堂上也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实施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论语》记录了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路、曾子等向教师提问的情形,可以说孔子的学生在求学中无人不问老师,其中《为政》第二章多达八问。孔子教导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今天的课堂中很少让学生提问,到底谁对谁错?对话教学就是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展开教学,对话的过程就是互相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的过程。古人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实施对话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3.注重课堂“生成”,促进学生互动合作学习。

  教师能完全预见学生在课堂中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巨大的差异,高中生思想非常活跃、敏感,因而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完全预见学生的提问。因此,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构建课堂教学,随机应变,调整课前“预设”,注重课堂“生成”。学生的提问似乎会“打乱”教师的课前“预设”,但恰当地“因势利导”会使得课堂呈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教师应促进学生互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不仅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学生互相提问,自我提问。教育工作者必须鼓励学生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赋产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自由,向他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教师要把自然松散的学生群培养成为有机的探究群体。这是学生成为课堂提问主体的组织平台。

  4.教师要转变角色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P.Freire)深刻批判了教师机械讲解的教学,认为这样的教学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学生成了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这种灌输式教学在中国大有市场。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经常可看到教师独占讲台,高高在上,主宰课堂的进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似乎天经地义。为什么学生小时候好奇多问,长大了反而不会提问了?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体,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咨询者、促进者,成为师生结合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的首席”。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提问主体。

  二、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1.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这里所强调的“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学生的动”这个中心。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首先使学生“动”起来,否则课堂就是一潭死水。学生的“动”包括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只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只有当学生通过自我的思维活动,解决了某个问题后,才有可能使学生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提高思想觉悟。为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看待: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因而注重他们的主体性品质。

  2.提问时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课堂提问时,老师要态度和蔼可亲,语言诚恳。所提问题要清晰明确,既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又不能太难,让学生无法回答,造成课堂冷场或回答不好受到批评,使学生丧失信心的局面。教师在表达上宜用“请某某同学回答”的说法,这样既能达到尊重学生的目的,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别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特别是对有些胆小,平时不喜欢说话的学生,应该更多地尊重他们,从心理上让他们感到轻松,使他们愿意开口回答问题,培养自信心。

  3.提问后要给予恰当的评价。

  教师提问学生后,有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反应。学生回答完成后,不予评价指点,一句“坐下”,让学生心凉了半截,把学生推向“爱与痛的边缘”,积极性荡然无存。心理学上有一条基本规律:人的活动是由其结果所调节的。这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所提出过的“效果律”。一个人对他的活动知道与不知道结果,效果是极不相同的。当然,评价绝不是简单地说“很好”、“错了”等,特别是否定性评价,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评价,使其有所收获。要让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走,而不要让他们走“迷茫的小路”;要让学生感受置身于“问题”之中的乐趣,在“问”与“答”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把问题的发现、提出、探讨、解决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提出问题的喜乐感,研究问题的快乐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敢于多想多问,质疑释疑,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