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课堂教学细节

2019-08-10 15:11:59

  作者:刘恩樵

  这周期末复习,似亦无趣,于是整理了几则过往有意思的教学细节。

  (一)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争辩,可谓是各执一词,他们都有理有据。关于两小儿是如何推理呢?我引导学生写出他们的思维过程。

  这两小儿的推理过程其实是三段论推理。我先给学生举几个常用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写出两小儿的思维过程。一小儿的推理过程是:因为“远者小而近者大”,又因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所以“日初出时去近而日中时远也”。另一小儿的推理过程是:“因为远者凉而近者热”,又因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所以“日初出去人远,而及日中时近也”。

  教学《两小儿辩日》,我把重点落在引导学生理清两小儿辩日的思维过程上,并要求学生用准确流利的语句把它说出来。这一方法,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学习推理的方法。

  (二)

  《狼》的课文分析我采用了从题目入手的方法。

  我问学生:“本文题目叫《狼》,其实写的是屠夫和狼的故事,这篇文章的题目还可以叫什么呢?”学生马上回答:“《屠夫和狼》”。

  我又问学生:本文写的是屠夫和狼的故事,同学们能否在屠夫和狼之间加上一个字来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呢?同学们稍作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一下子说出十几个来,如:打、战、野、劈、敌、制、诱、御、擒、降、救、挖、遇、智、惧、胜、斗、毙等等。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些字当中,哪些字一看就错,不可能用,哪些字能用,哪些字最准确。分析时,要求紧贴课文。最后学生认为“毙”最好,不仅写了屠夫和狼在斗争,而且写出斗争的结果及其方式,切合文意。

  在第二问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回答:在“屠夫”二字前添上一个词语,说明屠夫在和狼的斗争中表现得怎么样;在“狼”字前加上个词语,说明狼怎么样。教室又一次沸腾起来。“阴险狡诈的狼”、“诡计多端的狼”、“好吃的狼”、“作恶多端的狼”、“滑稽的狼”、“狡猾的狼”、“心狼手辣的狼”、“愚蠢的狼”……“善于斗争的屠夫”、“勇于斗争的屠夫”、“机智勇敢的屠夫”、“急中生智的屠夫”、“毫不畏惧的屠夫”……学生的思维活跃,一下了说几十个。然后,我又要求学生,对照课文,看看如何来概括屠夫和狼的特点最合适。

  最后,我要求在“屠夫毙狼”中在“毙”字前和“狼”字前加上一个词,使题目的内容更丰富。学生马上就回答:“屠夫智勇毙蠢狼”。多好的题目呀。

  这节课,从《狼》的题目入手,进行扩充训练,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效果非常好。

  (三)

  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伊索寓言〉二则》以及《核舟记》时,我都找学生到教室黑板前面来,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效果非常好。

  教学《核舟记》,我分两次安排学生活动,第一次写船头的苏、黄和佛印三人的神情、举止和动作,第二次是写船尾的舟子。要求学生按照书上的说法来进行表演。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理解句子含义,而且利于记忆。

  讲《两小儿辩日》,我让学生表演两小儿辩日的争论场面。

  讲《蚊子和狮子》,我让学生表演蚊狮之争和蚊蜘之斗的经过。要求学生把蚊子在狮子面前的一番话绘声绘色地讲好,符合其性格特点。

  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安排学生表演,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课文的理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

  《我的老师》是魏巍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蔡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说明蔡老师是“我”最难忘的老师,表达了对温柔慈爱的蔡老师的热爱、思恋和感激之情。

  文中提到的七件小事在教参上都做了简要的概括,分别是:(1)假怒(2)教舞(3)观蜂吃蜜(4)教诗(5)模仿姿势(6)处理纠纷(7)梦里寻师。在备课时我想:这七件事是理解课文的重点之一,必须要学生理解并掌握。但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如果直接把文中写的七件事告诉学生,那显然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概括,用最简洁的句子或词语表述出来,这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倒是好办法。于是,我抓住了教材中这一思维能力的训练点,启发学生,效果很好。

  课上,我向学生提问:文中写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就是蔡老师拿着鞭要打他,他用石板挡住,没打到,然后他们都笑了。”我肯定了这个同学的回答:事情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但还很不够,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会儿,有两个学生分别从书上原文中找了两句话:“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她爱我们”,我肯定这两位同学回答是简洁了,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这两段的意思。于是,我要学生再把这一段看看。一会儿,又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蔡老师假装发怒。”我表扬了这个同学在回答这个问题上迈开了大的一步。最后我又启发学生,要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再概括一下,学生终于得出了最准确而又最概括的词:“假怒”。

  目的达到了。“假怒”这个词的获得多不容易呀。在这个词的获得过程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也从“假怒”这个词语的获得过程中得到启发,学习概括的一些方法。这样的教比直接地把“假怒”这个词告诉学生要好多了。

  (五)

  《卓越的科学家》一文的后面有一道习题:认真阅读原文,说说在从事物修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想想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

  我把对这道习题的理解作为整体感知课文和总体把握课文的切入口。首先从分析题目入手,要求抓住“卓越”这个题眼。然后问学生,的卓越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三个“一”,我问“哪三个‘一’?”“一幅曲线图”“一篇论文”“一部著作”,我问:“一幅图,一篇文,一部书各指什么?”

  学生;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中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教师: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说说是如何绘制曲线图,如何写出这篇论文和这部书的?

  学生(阅读):通过对北海公园长期细心地观测和记录绘制了……曲线图;他还不辞辛苦,翻山越岭,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反复实践,写在《中国气候特点……》还阅读了大量的古代诗词、日记、游记等文献著作,寻觅气象资料,孜孜不倦,写出了《中国五千年……》。

  教师:的贡献说明了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说明他具有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献身祖国科学的刻苦奋斗的精神。

  教师:同学们由三个“一”到刚才这段内容丰富的话,由概括到具体,内容更加丰富。下面请同学们用一段完整的话来回答书后“思考一”(提示:结构可采取总分总)。

  学生:(略)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运用的这一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也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是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收获很好。

  (六)

  对于《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如何分析,我一改以前的教师讲授的方法,采取成语联名的做法,效果很好。

  课文的字词句问题解决了,我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我提供给学生一组如下的成语。

  防微杜渐讳疾忌医病入膏盲

  后悔莫及望闻问切医术精湛

  有错必纠执迷不悟每况愈下

  自食其果刚愎自用尽心尽责

  识时务者为俊杰勿以恶小而为之

  短小精悍一命呜呼

  对于这些成语,我要求学生一个个地查成语词典,搞清其含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用原句来例释成语的含义,如“每况愈下”,文中指出,扁鹊说蔡桓公的病先是“在腠理”,然后在“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可见蔡桓公的病是“每况愈下”。再如“自食其果”,文中指出蔡桓公有病在身,却不听劝说,不肯医治,最终“桓候遂死”,这岂不是“自食其果”。

  搞清楚每一个成语的含义,搞清楚每一个成语在文中所指,于是我要求学生用提供的这些词语,联系课文,说一段话,概括文章的全部内容。

  经过引导,学生作出了如下的概括:

  选自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著作《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短小精悍而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作品。扁鹊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他通过“望闻问切”之“望”,发现桓侯有病,于是尽心尽责,四次好言劝治,然而桓侯执迷不悟,刚愎自用,以致病情每况愈下,最后病入膏盲,一命呜呼,这也是自食自果。临死前,桓侯虽使人索扁鹊,但扁鹊识事务者为俊杰,已逃秦矣,桓侯后悔莫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错误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而且有错必改,切不可讳疾忌医。我们一定要切实记住桓侯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七)

  苏教版初语第二册第一单元安排了一个“阅读方法与习惯”《朗读(二)》,在这个知识短文中,介绍了三方面的知识:1、根据句中标点符号的情况,来考虑安排停顿的长短;2、句中停顿的地方不同,表达的意思往往也不同;3、句子中重读的词不同,表达的效果不一样。

  在教学这些内容的时候,我除了结合我们周围的语言现象和实践进行训练以外,还结合实际进行了思维的训练。

  其一,短文中在介绍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安排停顿的长短时,讲得很繁。如“顿号停顿的时间最短,逗号比顿号长一些,分号比逗号长一些,句号、问号、叹号又比句号短。”如何让这一段繁杂的话简约化,便于理解,便于记忆呢?于是我抛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各显神通,看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使大家理解和记住这段话的内容?经过一番思考,有五个同学想出了办法,并让他们上黑板完成。A同学划了一个曲线图;B同学划了一个条形图;C同学从课文中摘录了一段话,这段话中基本上包括了几种基本的标点符号;D同学把书上的那段连续的话分开来用1、2、3、4按条列出来;E同学有“<”号把几种标点符号停顿时间从小到大反映出来。我对五同学的五种方法分别进行了评议,提出优劣,并给予评判:A、B、E三同学运用数学方法来阐述,直观、简约。C同学属于应用性的。D同学只是把原文中的内容翻一下版。我针对五个同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他们都有较好的能力,尤其是A、B、E三同学。即使是D同学我也表扬了他,表扬他勇于表现自己、战胜自己(和那些不敢上黑板的同学比)的精神。

  其二,短文中讲到由于停顿的位置不同,使得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同。我在列举了一系列有关方面的语文现象以后,我问学生:这些语言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学生F回答:“说明停顿不同、意思不同。”我觉得不满意,于是我又提示学生,这不够准确,谁再说说看?学生G又回答:“说明停顿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G同学刚坐下,H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说明在一个句子当中,由于停顿的句子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

  这两则例子都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例一,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真要为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创造能力叫好;例二,是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训练。对学生回答的不完善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不直接抛出答案或加以否定,这是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八)

  这节课上的是《复句(二)》,讲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四种关系的复句。一节课上,这四种复句有的是教师讲解的,有的是学生自学的。快要下课了,四种复句已经讲完了。正想按计划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练习,可是下课铃响了。然而,就在这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何不就让学生根据这个情景,用已学过的八种复句的关联词语来造句呢?我顾不得下课,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波,学生顿时又活跃起来,忘记了下课,纷纷站起来把想好的句子告诉大家。过了大约两分钟,学校上操用的喇叭也响了起来。正好这个情景更增加了新的内容,学生更活跃了。以下是学生说的句子:

  (1)如果不敲下课铃,老师就不会提出这问题。

  (2)虽然下课铃响了,但是我们还没下课。

  (3)即使铃声响了,我们也不下课。

  (4)不但下课铃声响了,而且做操的铃声了响了。

  (5)只有下课铃声响了,学校的广播才响。

  (6)既然铃声响了,我们就应该下课。

  (7)只要铃声一响,我们就有下课的念头。

  (8)要不是下课铃响了,我们还不知道这节课的时间已到。

  (9)只有听到铃声,我们才知道是“上课”还是“下课”。

  (10)只要铃声一响,我们就要出去排队做操。

  (11)如果广播响了,我们就要做操了。

  (12)要是铃不响,我们就听不见广播响。

  (13)除非下课铃响,同学们才能到教室外面去。

  (14)因为铃声响了,所以我们就要下课了。

  (15)我们的心思没有放在听课上,因为下课的铃声已经响了。

  (16)如果铃声没响,我们就不会下课。

  (17)现在听到的不是铃声,而是广播的声音。

  ……

  学生一下子说了几十句,兴趣盎然,就连平时一向不肯发言的同学,也站起来了。

  这个小小的“灵机”,使我很受感触:(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于教学来说,教学机智也很重要。(2)学生不是不动,而是方法不对。(3)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对学生起码有三点作用。a.调动积极性b.训练发散思维c.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九)

  复句(一)的知识讲完了,按理讲应该找一些有关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的句子让学生辨析辨析,练习练习。但我想,这样做太死板了,学生兴趣不会高,也许讲多少遍效果也不佳。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我让学生从全册书上去找有关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的复句。这下学生可积极了,纷纷翻书,一会儿,一个一个地相继站起来回答,一下子学生从书上找出几十个复句,而且说出其类型,准确率也比较高,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同样的问题,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掌握的效果也好。

  (十)

  如何培养初一学生听的能力呢?近日,我运用了一种方法,似乎很有效。

  具体做法是,从报刊杂志上选取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或新闻消息、或科普小品、或故事轶事,或短篇小说,总之要浅显、短小,把这些文章读给学生听。开始可以多读几遍,后来就可以少读几遍,甚至只是一遍。学生听完了老师读的文章之后,听老师提问,回答老师问题,或说说自己听的内容,或说说听后的感受。最使学生感兴趣的是给小短文命题,看和原文标题是否相符,看和原文标题有多大差距。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还可以给他们讲点方法上的要点,如:静、记、思、要(指抓住要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