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与提示语及写作调动

2019-11-12 08:06:15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王俊杰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理解”的意思不仅仅是“了解”,还包括“了解”之后的认同或宽容等。我们应该理解别人,理解别人可以拓宽眼界,开阔心胸。我们需要别人的理解,也经常要面对不被理解。“理解”不只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还是影响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其实,古今中外,天、地、人、事、物,无不存在“理解”的问题。
  
  对于“理解”,你有怎样的经历或看法?请以“理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是高三一次月考的作文题目,难度并不大,可学生作文的情况却颇为糟糕,思路混乱、不知所云者比比皆是,改考卷时就想,考后仔细翻阅自己班上的学生作文进一步发现,这次学生作文失败的部分原因是源于题目前面的提示语,不少学生未能把握好它而被其限制,甚至误导。
  
  江苏高考作文自2004年以来均为提示语加命题的形式,提示语的作用主要是提示写作方向,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彰显了命题者的苦心和善心。而高考命题者多为专家教授,高屋建瓴,再加上有较充裕的时间琢磨讨论,提示语设置相对严谨,能起到较好地“提示作用”,即便如此,也一直是争议不断。而地方阶段测试、模拟考试中的作文题目,由于命题者水平、时间、精力有限,所命的题目有时就不尽如人意,比如上面作文题目中的提示语。
  
  提示语中的第一句:“理解”的意思不仅仅是“了解”,还包括“了解”之后的认同或宽容等,意图是想阐释“理解”的内涵,而对于“理解”的意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就是“懂,明白”的意思,这样画蛇添足的解释反而把学生搞的是一头雾水,而学生又怕走题,于是就有部分学生说,理解就是了解,理解就是宽容,理解就是信念,理解是一种信任,理解是一种欣赏……其实理解不同于了解,与宽容更是两个概念,一些同学在作文中用到刘备和诸葛亮的例子,说诸葛亮是被刘备“理解”了,这显然很牵强,明显是将“理解”和“欣赏”混为一谈了,而究其原因是受了提示语的误导。
  
  提示语的后面三句意在说明“理解”的作用,并将理解的外延扩大化,但显得有些生拉硬扯,故作高深。理解的对象主要是题目、文章和人的言行等,学生在作文时应主要写对人的言行的理解,而理解又是一种过程性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通过观察、沟通或查阅资料等方式明白了另一个人的言语、思想、行为或境况等。对于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现象、规律等,人类主要是了解之,掌握之,而不能说是“理解”了。进而,“理解”更不能轻而易举地用在世间万物上,而在题目的提示语中,“理解”似乎无所不能,自然也好,世间万物也好,好像只要一“理解”,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万事大吉了,基于此点,较多的学生在作文中硬贴“理解”之标签,也就见怪不怪了。当然,理解的外延也可以扩展,但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扩展。
  
  所以,对于提示语加命题式的作文题目,学生如果对题目理解较准较深,完全可以抛开提示语来写,比如上面的作文题目,学生扣住“理解”来叙事、议论、抒情,是可以写出较好的文章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能冷静自信地审视提示语,明确其意图、范围,不要被误导。
  
  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目,除了具有考查的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还具有引导的特点,引导学生向道德提高、感悟人生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反思社会问题等,如“诚信”“心灵的选择”“必须跨过这道坎”“拒绝平庸”等。上面“理解”这道作文题目,撇开提示语单就题目来说,它也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或对社会上及古代一些人的认识,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自己。
  
  韩愈有不平则鸣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我们不一定达到如韩愈所说的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善于激发、积极地调动自己,如看到“理解”这个题目,我们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理解万岁”这句话,为什么会把理解与“万岁”挂上钩,一则说明不能相互理解的现象、事件太多,二则说明能相互理解十分难得、弥足珍贵。想想古代,像屈原的《离骚》,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歌,不就是作者不被理解后渴求理解的一种内心吐露吗?看看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等等等等,太多的误会、矛盾,甚至冲突,多是由不能相互理解引起,这些难道你就没有体验过、经历过、见识过、思考过吗?肯定每个人都有过,而这正是学生作文的主要内容,必须要引导学生善于调动,因为这是学生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的前提。
  
  命题式的作文题目指向比较明确,如果前面有提示语,学生要审视之,慎思之,借助它帮助自己更好地明确题目的内涵,然后积极地调动起自己的素材积累,所见所闻,进而写出较为理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