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易训 虚词不虚(下)-谈"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

2019-11-23 19:19:44

  作者:刘骞

  6.句意推断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2012年高考浙江卷“然言出而罪至?筑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第一句“言出”与“罪至”是一个顺承关系,第二句“至无所见”与“犹不欲归”是转折关系,译为“却”,由此判断二者不同。同理,可判断2012年高考山东卷“以为华而少实?筑我腾跃而上”,第一句“而”,连词,表并列;第二句“而”,连词,并且。

  7.对称推断法

  有些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以”和“而”相对,那么,“以”也应该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8.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不同位置起不同作用。如2010年高考湖南卷“不觉其言之发也?筑翳桑之饿人也”,第一句的“也”字放在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这是语意结束的标志;第二句的“也”字放在什么样的人的末尾,这是判断的标志,因此二者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