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处理好虚实关系

2019-11-30 18:49:02

作者:严华银
  
  相较于旧版的《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标关于语文教学性质、内容和价值功能的表述有所突破,体现了对于传统语文观、教学大纲的尊重和传承,尽管还不很到位,但我以为已经比较明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其中开宗明义的短短一段文字,反复强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便点明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定位和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尽管没有涉及“语言的理解”问题,但我觉得这种进步实际是回归和反正,表明了标准研制者的理性、他们对于语文规律的把握的精准,而最后一句“基本特点”的“复习”和“背书”,也可以发现他们的智慧。
  
  既然如此,照理对于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就应该从此获得解决了。但实际并非如此简单,常言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文”(实际不是真正的人文,很多是假人文或者是准人文)的种子已然播下,跳蚤已然成形,不少老师和有着相当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因此而生的观念和实践流布甚广甚深,必须要正本清源,必须要拨乱回正。
  
  解读课标中的上述文字,我觉得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解决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应包括理解)目标的“工具性”一定是语文学科的第一特性、第一目标、第一价值。人文价值的实现应该也一定是伴随着上述价值的实现在有无之间、自然热然、顺理成章中达成的。对此问题的理解我这里引用一位作家的关于小说创作的一段话加以说明。
  
  小说家刘庆邦在《小说中的实与虚》一文中说:
  
  “每个人做梦,都是对生命个体的一种虚构。梦的边界是无限的,可以做得千奇百怪,匪夷所思。但梦有一个前提,梦者必须有生命的存在,如果生命没有了,就再也不会做梦了。树和树的影子,必须是先有树,再有树的影子。字不同时段,树的影子有时长,有时短;有时粗,有时细,变化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树,树的存在才是树影赖以变化的根本。老子说,实为所利,虚为所用。我们利用砖瓦、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建设了一座房子,房子里面的空间,是为我们所用的。而我们要想得到空间,得到虚的东西,建筑材料作为实的东西,还是第一性的。”
  
  抓住“影子”,抓住虚无的“空间”,抓住所谓的思想和精神,以为这是语文的全部,并且从小学开始就领着学生玩所谓“人文”的空手道,这不是语文的进步和发展,而是语文的倒退和堕落。这与思想界的左转倾向似乎是不谋而合的,再往前走,我以为是很恐怖的。
  
  诚然,语文学科是属于人文科学学科的范畴,但人文科学范畴的学科不意味着它就是以人文教育为旨归,而不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追求;语文教育的确是感性色彩很浓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性就可以解决语文学科的所有问题,理性则与语文教学无涉。恰恰相反,背离了工具价值,就没有了语文课程;缺失语文知识知识和理性,语文教学的实施,就是水上浮萍,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