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与“好”读书

2019-11-04 18:37:45

唐巨南
  
  (1)高三学生时间紧张,怎样在高考应试与丰富学生的阅读、提升语文素养方面求得共赢呢?
  
  高考语文不管以哪种模式命题,其实考的都是两大方面,即“阅读”和“写作”。所谓“提升语文素养”,说简单点也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在阅读方面,我认为高三学生容易做得到的有两点:一是挤出时间阅读报刊上的美文,从中积累材料,激发写作情感。高三没有时间读大部头作品,但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两篇报刊的优秀短文,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这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陶冶自己的情操。二是留意考试试题,从现代文阅读文章中积累材料。高三要做大量的考试题,而每套试题中必定有一篇现代文特别是精美散文的阅读,这样的文章篇幅较短,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应该重视揣摩它的语言和构思以及用得很好的事例。能有心做到这两点,我想应该可以在高考应试与丰富自己的阅读、提升语文素养方面求得共赢。
  
  (2)关于提高语文素养,该如何充分利用教材的力量?
  
  充分利用教材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可以注意下面几点:一是既重视讲读课本学习,也重视《语文读本》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只知道学习老师讲的课本,而把配发的《语文读本》丢在一边。其实早读时应该把《语文读本》作为必读的内容,因为读本是对讲本的补充和扩展。2010年湖南高考语文命题人就有意从《语文读本》中选现代文阅读材料。二是既重视必修课本学习,也重视选修课本学习。如现行人教版的选修课本,都是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教材,如《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等等。三是重视根据不同的文体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对于叙述性作品,就应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积累语言;对于诗歌类抒情性作品,就应该注重品出诗味、把握形象,写赏析短文;对于说理性作品,就应该把握观点、理清论述的层次,以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
  
  (3)有人说“精读一本胜过泛读十本”,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怎样在“渊”与“博”之间寻求平衡?
  
  精读一本甚或几本名著,显然是有好处的。因为每一本名著都会反映某个时代的生活状况,会表现出鲜活的人物群体形象,其中那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人物精神风貌往往会带给读者一种心灵的震撼力,会与读者的精神血脉相通,甚至会改变其一生的为人处世方式。当今时代,外界给予人们的诱惑实在太多,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体和快餐式的图书让人们眼花缭乱,真正能将阅读当作精神的按摩的人的确太少,因此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学会在物欲充斥的时代里给自己留出寂静的空间,让精读一本名著成为自己自觉的精神追求。当然,泛读也能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精读的同时做到泛读,以求得“渊”与“博”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