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激发学生的文思

2019-11-16 14:39:47

  作者:广东惠州市第一中学 颜映艳

  所谓“文思”,通俗说就是写文章的思路,就是学生写作时的思维活动。这一思维活动,应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要触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思维,就是研究他们的写作心理,从而有的放矢,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文思敏捷、畅通。

  如何激发学生的文思?这的确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写作感知是开启激发文思之户的钥匙。

  所谓“写作感知”,指的是以作文为目的,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眼、耳、鼻、舌、手等感官感知而获得的外界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分析这些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外部特点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活动。

  写作感知要达到激发文思的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感知的目的要明确,这是为了进行写作,而不是其他的类别感知。2.感知的要求要具体。在感知时,除了目的明确外,还必须针对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的要求或立意、谋篇等要求,制定出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订得越具体,感知的效果就越好。3.感知的对象要广泛。文章题材丰富多彩,内容广泛,所以感知的对象也应广泛。有些学生写这类题材文章得心应手,写另一类文章却文思不涌,其根源就在于平时涉猎的对象不广泛。4.方法要多样。主要是针对文章的体裁、内容、特点而言的。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明确以上几个问题,不仅对我们研究学生的文思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而且更为我们探索用写作感知来激发学生的文思,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

  二、理解写作感知的概念,明确写作感知的目的,端正写作感知的态度。

  让学生理解写作感知的概念。只有理解,才能融会贯通。一般说来对初一二的学生,没有必要向他们阐述这一抽象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循循诱导。教会他们写作前的日常观察,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掌握日常观察的方法,让他们了解观察可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浅表观察,要求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特点、外部联系;然后是深入观察事物的表象,经过分析、综合、归纳等积极思维来探究其本质属性,找出内在联系。教师应指导他们观察,并指导他们运用于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获取写作材料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一苦闷,那么他们写作时的文思才能触发起来。至于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观察力较强,逻辑思维也较活跃,因此教师可以把写作感知这一概念向他们讲清楚。至于在重点介绍方法时,则可以结合典型的作文感知实例,或教师现身说法,这样激发学生文思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让学生明确写作感知的目的。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去掌握它、运用它。教师要教学生明确写作感知,以触发文思,使他们在写作中思路畅通,材料丰富。这个目的应反复讲,从而使学生明白作文感知的重要性。

  让学生端正写作感知的态度,这对于写作感知的效果和触发文思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所谓写作感知的态度,包括写作的动机、目的及写作的习惯兴趣等心理因素。感知的态度不端正,会直接影响激发文思的效果。要端正学生写作感知的不正确的态度,首先需要反复向他们说明作文的重要性,无论是社会上的实用公文、科技文章、政论文,还是学校平时练笔的记叙、说明、议论等文章,都是让人看的,因而你就要对读者负责,更重要的是这是社会交际的需要。其次教师在讲读课文,尤其是在写作指导、习作讲评课上要经常讲明这一点。要结合学生写作实践中的正反例子,加以正确引导、点拨。

  只有学生了解了写作感知的内涵,明确了写作感知的目的,端正了写作感知的态度,才能很好地掌握这把开启文思之门的钥匙,才能使自己的文思更敏捷、更丰富!(语文报-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