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个性化学习的化学OAE课程行动

2019-12-06 14:56:50

  摘 要:在当前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学生高质量、高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如何有效展开?作者通过构建以“目标——活动——评价”为主线的课程建设,尝试给出答案。

  关键词:目标-活动-评价 微课程 自主学习

  北环中学是一所普通的新村配套初中。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北环中学的化学教师经常这样问自己:学生学习化学的场所只是学校的教室吗?学生在家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巩固学校所学的知识吗?能不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泛在的化学学习?不同的学生能力起点不同、知识起点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家庭期望不同……,我们能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竭尽他的所能走到更远、学得更高?

  面对每班五、六十人的秧田式班级授课制,我们如何更好地为个性差异明显的每一位学生提供恰如其分的帮助与支撑,如何进一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主动养成,如何更关注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后续学习水准”的提高等方面,我们能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稳妥地改良我们的化学课堂?努力破解这些问题,我们愿意尝试。

  一、行动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提升必需的化学方法与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而支撑这些目标达成的化学学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化学知识的本质、地位和逻辑结构,二是化学问题的提出、解决和组织系列,三是化学学习与人文教育。同时,学生、教师、装备等三方面又是影响这些目标达成的条件:学生的因素包括学习现状、形成性经验和个人特质,教师的因素包括专业素养、形成性经验和个人风格,装备的因素既包括教学设备等硬件,有包括教学资源等软件等。

  目标、内容和条件等三方面变量在课程行动中具有起点性质,且目标(Objectives)是将国家化学课程,结合北环中学生、师、物等条件进行校本化的具体思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过程变量是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行为因子,在师生尚不能互选的现实条件下,活动(Activities)就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要素;而教学效果通过评价(Evaluation)进行测量(或检验)。“OAE”就是Objectives(目标)、Activities(活动)、Evaluation(评价)三大要素的首字母缩写。我们就是要以“目标(O)——活动(A)——评价(E)”的基本架构来支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活动,以发布在论坛中的微课程尝试学生的泛在学习。

  二、课程架构

  (一)OAE导学——基于课堂教学的解决方案

  意蕴。“OAE导学”,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导案、教师的教案,而且更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发现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过程,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案。

  实施。“OAE导学”以“目标——活动——评价”为基本逻辑结构,由学习目标、学习建议、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练习等五个板块组成,“OAE导学”教学模式就在目标和建议下开始指导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活动。在课中活动板块,我们以“情境引入——激发好奇心,问题探究——引导参与,反思归纳——寻找规律,拓展应用——再次激趣”这四个环节,形成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我们以“OAE学案”为纽带, 教师的启发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学生的知识建构为主线,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建构化学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试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启发性原则、教学民主思想和知识建构思想,以实现操作性地落实轻负高效的教育诉求。

  (二)OAE微课程——基于个性化学习的微课程群

  定位。作为OAE导学的补充。一方面,我们以前的课前预习一般都是要求课前看教材的某部分内容,再做少许简单的题目。这种预习是知识感知性的预习,并未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就很难达到掌握的程度。学生借助OAE微课程进行预习时,预习中的学习活动不再是浅层次的,而是具有了一定的习得性。说一定的习得性而非完全的习得性,是因为学生在预习中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未能完全解决,尚待师生、生生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进一步解决。另一方面,这些微课程也为那些课上没学会、课后没人教的学生,甚至优于一些生病等特殊原因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进行补偿性教学提供了支撑,同时也能通过另一些微课程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优性教学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与支撑。

  架构。每个微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视频、课程检测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于Objectives(目标)、Activities(活动)、Evaluation(评价)。微课程群整体设计初中阶段的化学微课程,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兴趣篇,主要以数字故事的形式介绍化学的成就,化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落脚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是技能篇,立足点放在化学实验等方面。三是知识篇,立足于教材中重点、难点知识的精讲。四是方法篇,立足于初中化学观察、归纳、比较等重要学科方法的阐述。五是思想篇,立足于初中化学物质转化、质量守恒、性构相依、分类等重要学科思想的阐述与运用。

  特色。一是内容丰富:每个“微课程”都以一类小问题、小知识、小题型出发,授课教师不仅将与该题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讲解,更传授该题型的具体解题方法与技巧。二是知识分类:“微课程”严格遵守了皮连生教授“学有定律,教有优法”的教学理念。将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分类,把符合各类题型的规律分类讲解。三是短小精悍:每个“微课程”一般设定在8分钟以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就感。

  实施。所有微课程发布在校园论坛“淘课在北环”区域,学生通过登录论坛,以相关关键词检索论坛,查看需要学习的微课程,通过阅读课程目标了解学完该微课程时应该掌握的知识或解决的问题,以明确课程任务。然后进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活动,这些课程活动主要是以8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形式出现,当然也可以是具有交互功能的flash等多种形式的知识媒体、活动载体。完成这些课程活动后,再用微课程中提供的检测题进行学习检测,如果问题全部回答正确、没有疑问,说明该微课程的内容已经掌握,可以进入后续学习。如果产生了疑问,则进行自主探究后再次进入学习检测环节,或通过回帖与教师、同学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直至疑问解决、检测过关。微课程实施可以用下图表示学生的学习过程。

  评价。论坛上微课程的点击率和学生在线提问情况既是对微课程本身质量优劣的一种评估,同时也是对OAE导学质量一种反馈,并为OAE导学的修订提供依据。

  三、课程故事

  2013年9月30日,校园大道。九(8)班的孟欣欣和陈鑫两位同学的对话:

  孟欣欣:哎,今天化学课上讲的那个万能瓶是怎么回事啊?我听得一头雾水。

  陈鑫:没事的,昨天我就登陆“淘课在北环”,里面就有一个微课程,是专门讲万能瓶的,里面把什么是万能瓶、万能瓶能干什么、怎么用讲得很清楚的。你回去跟着这个微课程学一下,后面几个题能做对,就说明你学会了。

  孟欣欣:哎,对啊。那天老师让我们预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我就是周末的时候在家登陆“淘课在北环”,学了几个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微课程,后来在星期一的实验课上,我学得可轻松了。

  陈鑫:就是就是。我也经常登录“淘课在北环”,那里面还有一些微课程讲的东西比课堂上的范围更宽、要求更高,学会那些东西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自2012年9月以来,化学教研组在校园论坛中开设“淘课在北环”栏目,将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以及学优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拓展学习的内容以微课程的形式上传到该栏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登陆论坛,以适当的关键词检索自己需要的微课程,通过阅读课程目标明晰学完该微课程应该能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的水平,再通过课程活动进行学习,学完该微课程后用适当的方式检测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这样的学习,能很好地体现出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理想状态:教师教的机械性负担大大降低,学生学的途径与机会大大增加,使学生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学生不同能力起点、不同知识起点、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家庭期望的学生都可以在这样的学习自由地伸展学习的翅膀,竭尽他的所能走到更远、学得更高,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完全可以不再是一二一的齐步走!这样的课程行动也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i]”这一要求的具体回应。

  当然,这样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如何运用微课程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使用各种终端进行微课程时会不会游离出学习而进行学习以外的活动而是微课程学习效率反而降低?……类似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寻求解决之道。

  (作者:陈广余 常州市北环中学)

  来源: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