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风景这边独好

2019-11-11 15:55:49

我们要构建开放性的大教学观,而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就体现了课内课外知识的大融合。

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课时有限,课文数量不能多,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须加强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积累。①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起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② 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基于对语文高考命题原则“知识点在课内,题在课外”的理解,基于新疆学生因阅读少而文化底蕴浅,为适应高考改革形势,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突破口,从工作的第一年(2000年)起即大胆尝试和摸索。我尝试的方法和探究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其中也包含考试能力)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一、教其学莫如激其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个体达到某种目标的不竭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孔子也曾讲\\\"为学之道,贵乎入心。\\\"③ 可见通过阅读动机的激发与作用,从而以心呼唤心,以激情唤起激情,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高中学生可塑性极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都知道这一名言,因此,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行为前,不失时机地通过榜样示范,让他们了解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他们读书、学习的可贵品质,逐渐地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的趋向。

在高一新学期的师生见面第一堂语文课上我没有老生常谈地去谈如何学习语文,如何提高作文水平等话题。而是给学生读了一部中篇小说《遥远的高三(8) 》 (北大著名教授著),从此在学生中掀起了“热”,不仅对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大多数学生开始收看“开坛”“百家讲坛”“人物”“大家”等电视栏目,因为曾在这些栏目中做客。从另一方面看,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观看电视栏目的品位。

鲁迅先生是中学生最感“头疼”的一位作家,他的文章选得最多但又最难懂。但真正熟悉鲁迅喜欢鲁迅的学生却少得可怜。鉴于此,我在讲授《<呐喊>自序》前就专设了一堂以“你了解鲁迅多少”为主的探讨课,在课上学生大胆谈了对鲁迅的看法,我也不失时机地介绍了他的成长史,与学生探讨他性格中的优缺点及性格对文章的影响,还有社会环境对人思想的造就等等问题。这一堂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鲁迅的兴趣,他们自然而然开始用全新的思想去审视鲁迅,研读鲁迅。在读了大量的鲁迅文学作品后,一名学生还在随笔本上这样写到:“我从来没有这么热爱过鲁迅,也从来没有这么崇拜过一个人。读他的作品,让我感觉到:作文,更要先学会做人。我决定上大学时一定要研究鲁迅。”

我在讲授《胡同文化》前就重点介绍汪曾祺先生的成长之路,顺带介绍了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写作之路。学生课后纷纷去借阅或购买有关他们的作品。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能使学生都有一种愿意为之,急欲尝试的冲动。对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行为的形成起到了启动与导向的功能。



二、适时指导,事半功倍

记得有人曾说过:“孩子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高尚圣洁的精神品质不去占用,就会被肮脏卑劣的行径霸占。”高中生的阅读同样如此。

在如今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中,适合中学生阅读并具有一定年龄特征的文学读物,在文学的海洋中犹如沧海一粟。如果适时地把他们引领到文学的殿堂,那些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那些积淀在语言文字中的精华,都将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入他们的心田。

因为个性之间的差异、修养层次、志趣爱好的不尽相同,中学生然对书的喜好也就千差万别了。他们看课外书的目的也不相同,大多数人是为了汲取知识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或是为了“消磨”时光,或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或是寻求“刺激”。他们不少人乐于阅读动画、漫画、网络、武侠、传奇、魔幻类的读物。而这些读物中,有不少本身就存在着不健康、甚至颓废悲观、和淫秽的内容。学生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东西一点一点地腐蚀。

 抓课外阅读,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却有70%的功效,用时少而功效大,我们何乐而不为?怎样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呢?根据我这几年实践,至少要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要选好读物 。 

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区别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教师统一指导的读物,一种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没有统一的读物,教师指导就无从下手。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读本》就是很好的课外读物。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有利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④

《语文读本》上的文章,包括延伸性的、鉴赏性的和知识性的等几类。

在讲授《<名人传>序》前,我给学生介绍了《读本》上的《贝多芬百年祭》《列夫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弥盖朗琪罗》三篇文章,学生对“英雄”的界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样,在学习完《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后,给学生布置的阅读任务是读《读本》上的专题“永远的马丁 路德 金”上的文章,学生对黑人的糟遇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对于鉴赏难度比较大的文章,比如《米洛斯的维纳斯》,我建议学生去读《读本》上“文艺品评”这个专题的文章,比如《蒙娜丽莎之美》、《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这些文章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丰富底蕴,增进文学素养。

其次,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也应予以宏观上的指导。

阅读的读物要多样化,切忌单一。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

“人文精神”的失落是语文失去魅力的根本原因。最初我利用上课前3分钟总要给学生们选读《读者》上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浸润,很多学生期期必买,被学生们喻为“温暖灵魂的阳光”。余秋雨曾先生这样评价《读者》:“它的大多数篇目,只是挖掘出了许多普通人蕴藏在心底的点滴美好;这些美好并不壮丽却纯净得不掺杂质,因此可以一篇篇、一期期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精神天地;执掌这个天地的主角不是悲剧英雄,凌世超人或深思智者,而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不再是呻吟者、诉苦人或抗击者,而是心灵光亮的点燃者。”⑤ 难怪学生中有80%把《读者》选为自己最喜欢的一份杂志,人文精神的光芒使它散发出了恒久的迷人魅力。 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当然也允许学生选择《青年文摘》、《校园内外》等。 

另外,还要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如学了课文《胡同文化》,可推荐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上海的弄堂》(王安忆著);学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可推荐《论语》一书;学了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可推荐他的作品《围城》、《管锥篇》和外国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学了诗歌,可推荐、徐志摩 、梁小斌、舒婷、雪莱、普希金等中外诗人的作品等等。

我除了自己向学生推介读物,还利用家长会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并善于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做学习的主人,体现阅读自由性。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讲析”为主要特征的课堂阅读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就是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听客”或“看客”,消磨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外阅读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本身是阅读的主人,老师即使“欲讲不休”也只能是“鞭长莫及”。

在开展阅读方式中我只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以学生阅读、交流、讨论为主,决不替代学生。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语文空间。令人惊讶的是曾经不喜欢的鲁迅成为学生的最爱,钱钟书、沈从文、托尔斯泰、余秋雨也成了学生经常谈论的作家。原先在下午自习课和晚自习看不到学生学语文的状况极大地改变为人人都在学语文,致使其他学科羡慕不已。而当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课要被其它学科的老师占用时,学生总是“义正辞严”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教学过程中,我相信学生有着无限的潜能,充分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并与学生达成共识,突出一个“自己”:靠自己看书,靠自己领悟,靠自己修炼;让学生自己看书,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他们在实践中产生了学习的愉快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越学越要学。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⑥ 语文界数十年高举语文的工具性,致使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次浪潮。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杂志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⑦ 倘若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课外阅读,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