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 体现在命题与评改两方面

2019-11-22 19:17:07

  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概而言之,体现在命题与评改两大方面。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变化多端,有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形式的变化。但是,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命题无论有什么变化,也一定会遵从“文体不限”的开放写作理念。

   从1999年开始至2007年的九年间,考生针对“文体不限”的要求,应试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考生在“文体不限”的鼓励下,出尽奇招,书信体、日记体、演讲稿、辩论词、剧本、故事新编、科幻作文、古白话体、文言文体,甚至诊断书、实验报告的文体形式都出现了。形式上的出奇出新,博得了阅卷者的青睐。

  第二阶段,是2002年至2005年的四年,文化散文(或称作“秋雨体”、“框架式作文”)独领风骚。文体上的出奇出新,经过前三年的燃烧,已完全耗尽阅卷者的热情,更何况各种新奇形式尽出,已难以为继。但是,从考场应试的实际情形看,记叙文写作常常流于肤浅,议论文写作又总是失于文采不足,因而,文化散文的写法便应运而生了。这种文体以古今中外文人、诗人、政治家、艺术家、哲学家的生平和轶事逸闻为写作素材,行文中喜引用古诗文或名言警句,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以整句的形式极尽抒情之能事。这种文体,当时的评价是思想上的沉思、阅读上的开阔视野、行文上的文采兼而有之,故几年间独领风骚。

  第三阶段,2006年到现在,是提倡考场作文回归本真的阶段。2005年下半年,不少书刊报纸载文炮轰高考考场作文中文化散文的写作,将文化散文的写作斥之为考场“新八股”。文化散文的写作成为打击的对象,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大多文化散文缺乏真情实感。很多考场文化散文旁征博引,但考生自身认识与思考不多,“掉书袋”过分。第二,形式模式化。这种文化散文的写法,一般是开头整句的形式,中间加上文化名人的事例,结尾抒情。看得多了,自然觉得形式过于僵化。第三,此类文章大多属“套作”之文。不少考生考前强攻一、二位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以素材的不变应考题的万变,套作成风。考生阅读视野开阔其实是假象。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开始打击文化散文的写作,2007年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2008年仍有可能继续打击文化散文的写作。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高考考场作文提倡回归本真。回归本真的内涵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写作内容上提倡写真情实感。二是写作形式上提倡文体分明,强化文体的本真回归,强调“文体不限”不是文体模糊(这与不少文化散文的写作文体“四不像”相关,同时,也否定了话题作文出现的前期种种五花八门的所谓文体创新)。

  从“评改”方面看,评改尺度,年年有小变化。但是,有两点不会变。一是阅卷的老师评判作文都是整体给分的评判思维方式不会改变。高考作文的评改以前是分项打分,即内容与形式分具体几个打分项打分,现在是分两个等级打分,即分为基础分等级与发展分等级两个等级打分。但实际的阅卷操作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是整体给分,即阅卷者不会先考虑什么等级与发展的概念,而是总体上判断所阅文章水准,给出一个阅读后的心理整体定位分数,再阅读斟酌后给出一个评定分数。二是阅卷者总是用能否达“文质兼美”这样的标准去评判一篇文章。这就是说,写作有没有文采,内容是否充实深刻,阅卷者最关注。当然,对文章的“质”,即对写作的内容与思想的评判是有变化的。文化散文独领风骚的阶段,阅卷者是从阅读视野、文化内涵等角度评定文章的“质”的。但现在是提倡考场作文回归本真的阶段,阅卷者将从是否有“真情实感”的角度去评价文章的“质”。

  所以,在提倡高考作文回归本真的现阶段,能否“文质兼美”,能否写出“真情实感”,就成为高考作文应试能否得分突破的两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