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标杆作文点评(广东卷)

2019-11-18 10:53:39

1 2 3 下一页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一、关于作文题的考查意图
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命题的意图,无疑就会像射箭一样准确命中靶心,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考场佳作。那么,如何准确理解今年作文题的考查意图呢?
题目提供的文字导引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常识”,其中即包含了一种意思——不要不注意常识地生活。第二句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常识虽然平常,人所尽知,但有时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如有人不按常识做事,这就是“难行”的表现之一;二是有时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末尾还有省略号,意味着还有其他可能。
二、关于“常识”的理解与把握
高考作文评卷特别关注文章是否在“常识”的范围内写作,主要看是全文在“常识”的范围内,还是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或小部分篇幅在“常识”的范围内,是否在“常识”的范围内写作成为评判作文是否切题和得分高低的关键!
1.从外延来看,凡是已被大众普遍了解的知识,已被社会共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都可以将之视为常识。如旭日东升、晚霞日落属一种自然常识,尊老爱幼是一种伦理的常识,道德的常识。
2.从内涵来看,“常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
一个要素就是“常识”中的“常”。“常”指的是平常、普通、普及,不是精英、尖端,而是平常的知识,普通的知识,普遍被人了解的知识,很普及的知识。
另一个要素就是“常识”中的“识”。“常识”中的“常”强调的是知识的普遍性、普通性、普及性、平常性。而“识”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的认知,强调的是人们对这些平常、普通知识现象的认识。没有进入这一个认知的层面,就只有“常”,没有“识”。因此,“常识”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基本要素。
如尊老爱幼是一个基本常识,是几千年来已被社会共识的一种常识、常情,具备了“常”这一要素。同时,它也具备了人们对老人和幼小的一种态度认知,具备了“识”这一种元素。
3.从特殊性来看。“常识”的“常”具有相对性。在某一领域中的常识,如文学常识,文学是可以虚构的,懂文学的人都知道,其他人未必知道;中医的望闻问切有一个基本常识,通过舌苔的观察来了解和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展。“常识”是有地域性的。如生活在沙漠中的人知道在沙漠中生存的常识,生活在水域中的人知道水上生活的基本常识。“常识”也是有阶段性的,林则徐以前石灰可以销毁鸦片还没有成为常识,“鸦片战争”以后,这才成为一种常识。
作文评卷时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界定一篇考场作文写的是“常识”,还是“非常识”。
三、关于对题干提示语的理解和把握
题干总共三句话,作文评卷领导小组经过反复的研究后认为:由于作文题第二段的要求中并没有要求全面表达,也没有要求自选角度。因此,作文评卷领导小组认为考生可以就这三个提示全面作文,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角度作文,还可以在三个提示语之外另行作文。考生可以自己去发现对“常识”的看法,另立角度,原则只有一个:必须在“常识”的范围内作文! 满分赏读论常识广东考生 我们每天都在和常识打交道。生活离不开常识,工作离不开常识,休闲离不开常识,锻炼也离不开常识,究竟常识是什么呢?常识就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的基本知识。例如,太阳东升西落,这就是常识。
常识固然有用,但它绝不是万能的。
著名的故事“田忌赛马”中,田忌妙用了“下对上”先输一局,然后用“中对下”和“上对中”连扳两局,最终胜了齐王。这是已经深入人心的常识了。可是如果在今天,你仍用田忌这一招,注定会失败。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个故事了,你一用这招,大家都会联想到这个故事,进而识破你的“阴谋”。因为常识的普遍性,决定了常识不可能是万能的。
因此,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常识,必须要注意不能局限在常识的枷锁中,而要跳出来,从自身理性向常识投去检视的目光。
别让常识蒙蔽了你理智的双眼,遮挡了你智慧的光芒。常识是个奇怪的玩意儿,你可别指望它能帮助你取得巨大的成功,但你也别想完全抛弃它另起炉灶。你若完全依靠常识,必定会像新时代的“田忌”似的,败得不明不白;你若完全抛弃它,你就会觉得寸步难行。试想一下,一个不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的人,怎么可能有成功的资本呢?更别谈巨大的成功了。
我们敬爱的,在战场上,为何他不怕飞机下的“蛋”?为何他能够百战百胜?他熟读兵法,却没有让它成为思想的负担。善于思考,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而不是照搬照抄书上的常识,才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可见,常识可以帮助你开拓视野,让你的理智在常识的基础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常识不是永恒不变而是需要推陈出新,不是简易的知识而是需要理智的协助。迷信常识的是守旧主义,完全抛弃常识的是个人主义,只有懂得合理运用常识和理智,处理好常识与理智的关系,才能算得上是聪明之人。聪明之人不轻易放弃也不轻易全盘接受常识,他们懂得常识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无用的。
我们要合理处理常识与理智的关系,让常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光彩!
阅卷感言】
这是一篇考场满分作文,文章简短精练,亮点主要有三处:
一是立意切合题意且深刻。特别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提及的对“常识”的理解——“常识就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的基本知识”,这是相当准确的。而且文章处处紧扣“常识”进行论述,没有哪一段哪一句话是偏离了“常识”,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这在紧张的考场实属难能可贵。
二是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论证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语言流畅,议论极具说服力。文章开头就用精练的语言点出了“常识”的作用和定义,接着在第二自然段顺势摆出了自己的看法——“常识虽有用,但并非万能”。为了论证观点,作者巧妙地列举了“田忌赛马”这个人所共知的故事“常识”,用多了反让人弄巧成拙,进而深刻指出常识非万能的根因就在于“常识的普遍性”。如此笔法,简单明了又“一针见血”,令人信服。
三是文章的主旨升华相当巧妙、自然。点明了“常识具普遍性”之后,作者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借用在军事领域上没有照搬照抄而是理智运用常识的例子,甚是巧妙而深刻地指出“常识不是永恒不变而是需要推陈出新”,无疑把文章的主旨升华了。而此时,也就是在篇末,作者终于亮出自己对常识理解的真正“底牌”——常识需要推陈出新,正确做法就是“合理处理常识与理智的关系”。
满分理由
见解新颖,构思严谨。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