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教会学生自主质疑的几点做法

2019-11-03 20:02:41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研案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疑•悟”课堂效率,形成高效课堂,在使用学研案的一年中,我认为教会学生自主质疑是关键中的关键。
  现在的初中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好奇好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潜力极大。而历史学科涉及的问题悬念多,范围大,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特别广,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开发。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课堂上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寻求标准答案无疑是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师已设计好的模式之中,学生们不会想问题,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但是历史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和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可见,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质疑,引导他们提出有针对性或创造性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7-9年级)明确指出:对已有的史学观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上进”我想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会诊把脉,找准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做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手段常抓不懈。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所以要想把历史课上活上好,教师就必须想办法激活学生负责情绪的那根神经,让它兴奋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呢?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是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努力探索的具体表现。可见,“疑则生趣”。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勤于质疑,并通过引导,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从而使学生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教师要敢于和善于控制课堂。教学态度要亲切和蔼,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对于质疑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对于质疑得不好或有错误的,也不能批评指责,要耐心诱导他把问题表述清楚并他的进步。学生举手提问时,更要适当照顾中下层生,因为只要调起这些同学的积极性,质疑教学就会更加顺利。再次,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措施,如实行记分奖分制度,即质疑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给予奖分,然后每周或每两周累计一次,加以表扬,并长期坚持,以培养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二、优化课堂,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里就有一个方法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而不是把它看作是苦差事,要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1.抓住课题、标题质疑
  教材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课题、标题很多,抓住课题、标题质疑,往往可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在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教师问学生:把“独立自主”去掉合适吗?为什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独立自主是一个国家实现和平外的前提,旧中国正是由于不独立不自主,才形成了跪着办外交的屈辱局面,从而明白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2、抓住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质疑
  任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绝不会是空穴来风,肯定有它发生的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比如,讲到鸦片战争时,我问学生,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样一场战争呢?原因仅仅象书上说的那么简单吗?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大胆猜测,有些学生还调用各方面资料加以论述。
  3、抓住历史事件的影响质疑
  鉴于篇幅的局限性,教材对历史的描述往往只能是蜻蜓点水。历史事件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本来是复杂的、多面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可教材往往只是三言两语就把学生打发了,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随之也扼杀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我们正好可以拿历史事件的影响来说事,于无疑处质疑,调动学生的热情,课堂自然也就活了。比如,讲到南昌起义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说南昌起义打响了统治的第一枪?大家一下子哑了,是啊,为什么呢?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适时补充了一些史料,并趁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争辩,使他们明白了当时情况下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以及创建人民军队的必要性。
  4、对内容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进行比较质疑
  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等,常常能提出具有独特性的问题。比较的类型主要有类比和对比,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类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通过对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点;通过横向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彼此的异同;通过纵向比较可以找到事物的前后变化。如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时,一个学生曾提出这样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意大利,为什么殖民掠夺和资产阶级革命却不首先产生于意大利?”学生们颇感兴趣,积极思索,通过合作学习,运用所学史实去诠释问题。这样通过比较,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5、利用假设质疑
  提出某些不存在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现象存在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学习八年级历史“西安事变”时,提问“假设西安事变没有得到和平解决,、杀死了,中国将会出现什么局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热情,许多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有人说,一死,内部会大乱,中国团结抗日将更遥遥无期;有人说,蒋死了,或许的新领袖会是个比蒋更优秀的人,中国不仅能打败日本,后来的国共内战还有可能避免。学生的认识可能偏颇,但他们在质疑中思维,交流中辩论的收获会是多么的丰富。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育者在课堂教学坚持不断地引导、耐心的指导,指导的方法还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育对象进行适时地调整。
  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让他们真正享受到质疑的乐趣,并将这项工作坚守到底,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时光将会变得轻松愉快,历史教育的明天也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