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表意皆有度 巧借语境探究竟-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019-11-12 16:49:43

  作者:王义翔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中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指能在阅读文本中根据上下文语境具有懂得和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罗列某个虚词的哪些用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都是结合课本考查,常见的题型是把所选的句子和教材中出现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考生应结合教材熟记这些常考虚词的词性、词义和用法。根据高考虚词考查的规则,常常结合教材中的句子来综合考查对虚词的掌握情况。因此教材中虚词的词性、词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正确解答此类题。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来看,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题型相对稳定。试题大都采用给出四组八句,两组之间进行内部比较,考查虚词的异同。特别指出,新课标卷没有单独设置试题,考查虚词。

  2.考点相对集中。部分虚词出现频率较高,一般是“以、其、而、为、之、因”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的,而只能和实词一起完成句子结构,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关于文言虚词,复习中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共计18个,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是我们在课本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三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四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识记。

  对于词性相同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如:“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中“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此处为代词,代指“妪”,译为“她”;“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定中结构,“之”置于定语和中心与之间,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二)看句法功能

  句法功能主要可以从词性的角度看,有些虚词是兼词,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所以功能也不相同。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句法功能,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三)看语气表达

  有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句子表达的语气进行推断。如“吾其还也“(《归去来兮辞》)中的“其”表达希望的语气,翻译为“还是”。

  (四)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对文,对应位置的上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似。故我们可以根据熟悉的虚词用法推知对应位置上的虚词用法。

  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中““以”和“而”处于相对应的位置,根据“而”的用法可以推知“以”也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

  (五)看特殊标志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文句式的标志词,如能回顾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于”用在名词之前时译为“在、把、从”,而在形容词后译为“比”,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中“于”就译为“比”。

  在复习备考文言虚词时,除了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回归课本,把课本的典型虚词用法勾画出来,再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对照,同时,对于每个典型的虚词,我们都要结合具体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二是分清虚实。注意文言中的虚词和现代汉语的虚词概念完全不同。有些词既可以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解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三是辨明用法。虚词的意义不止一个,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意义。

  从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来看,主要考查了实词、翻译、分析概括,淡化了对虚词的考查。由此,可以预知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仍然以考查实词为主,虚词主要放在文意理解、句子翻译中考查,仍需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完备复习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