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旗动?心动?——何为真正的语文课?

2019-12-05 13:05:59

昨天听课,评课时跟大家说起课堂分小组讨论的问题,不由得想起一则故事:



惠能大师最先去了法性寺。在那里他看到两个和尚在飘动着法幡的旗杆下面争吵不休。 一个和尚大声叫道:“明明就是旗子在动嘛!这有什么好争论的?” 另一个和尚反驳道:“没有风,旗子怎么会动?明明就是风在动嘛!” 两人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周围很快聚了一堆看热闹的人,大家都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惠能大师摇头叹气,走上前对众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大家的心动啊!”



在这里,我当然不想从中悟出什么“禅道”,我只是想知道,这节语文课是老师在动,还是学生在动,还是学生的心动,还是大家的心动。自从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以来,老师们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都在这六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而分组讨论则是这一原则,即课改精神的最佳展现,所以颇得老师们亲睐。甚至于一节课无分组讨论,好象你就没了课改意识。



我听的两节课都涉及到学生分小组讨论的问题。其一是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背景、听录音、学生读,以上诸环节完毕,老师布置:同桌前后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首词的意思。于是乎,“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课堂来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接着象风吹到了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学生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有间,老师发出信号,停止!风静树止。又一阵风,缓缓吹起,不象刚才大面积刮动,仿佛只是一缕,拨动着几片树叶:几个学生开始轮流用语言表述词的内容了。然后,如一阵劲风,老师把自己对上下片的理解与欣赏,吹入课堂。



其实,我觉着,老师确实应该是风。一节课首先应该“风”先动。有一个词语叫“如坐春风”,唐弢《琐忆》说,(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对“如坐春风”解释的话,那就是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象坐在春风中间,那是怎样的享受啊!老师的作用就是吹拂学生,一节课要上好,关键是老师对风力的把握。有些比较难理解的课,需要老师精心讲析,学生的讨论收效不会太大,若组织讨论无疑于浪费时间,因为他们心中的冰层太厚,这时,我们的老师应该是一股强劲的暖风,要“忽如一夜春风来”,使“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些课只需要老师一点点拨,学生就会自己把知识参透消化,老师就要象消化剂,象随风而至的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多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把春天不知不觉送到学生的心中。不必要每一节课都来一段时间或长或短的沙尘暴,把学生搞得扑朔迷离,面红耳赤,不辨东西;把课堂搞得沸沸扬扬,嗡嗡嘤嘤,杂然无序。“面红耳赤”并不能就是真正的“探究”,“杂然无序”并不意味真正的“合作”。



如果老师是“风”,学生就是风吹动的“旗”。有一句词“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我认为这是“风”和“旗”合作的最佳境界,不仅有一种画面美,更有一种胜利在望的意境美。这就涉及到“旗动”的问题。表面的动不能算动,看似不动,其实真正的功力就在其中。你想一下,红旗展,旗展的最高境界是不是应该仿佛静止不动?风力若不到位,旗子的展从何而来?老师的风要吹到学生心里,让学生从内心感到春天的魅力和生机,而不是表面的欣欣向荣。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老师布置的同桌前后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首词的意思,这用讨论吗?我认为这里需要默默涵咏,用心构思。嘁嘁喳喳反而破坏了对词的那种意境美的感受,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不能真正给学生带来情感美的体验,看似注重了合作、探究,其实把人文性表面化了。接下来,老师的赏析又是一股强劲的暖风,学生心中的冰块还会有一个融化的过程的。讨论设置于此,恐怕只有哗众取宠之嫌。所以,真正的语文课,身动不如心动。



老百姓有句话:整瓶子不响,半瓶子呼朗。不声不响,有两种可能:一是空虚,一无所有;一是充实,毫无间隙。学生大多处于半瓶子状态,不声不响是不可能的。一味静止的水会变成死水。语文最美妙的声音,应该是朗朗读书声,尤其是诗词教学。强加于课堂的噪杂之声和精心扰乱的课堂秩序,窃以为有碍视听,不能算是真正的革命,充其量不过是鲁迅笔下“假洋鬼子”剪掉头发,没收一个“宣德炉”而已。



一节课到底谁在动?什么在动?动起来容易,但动要有动的目的,静要有静的道理。“风”要动,风动的目的是“旗”动,而“旗”动的关键是“心”动。这里的心,应该是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心,而不是“大家”的心,或者说是那些旁观者的心,也就是包括我在内的听课者的心。你的课能打动了学生的心,也就打动了我的心。



实际上,风动旗动关你什么事!只要动起来,两者协调,是一幅最美的风景,你就只管欣赏好了。一定要探究出谁在动,这个问题是不是也没有讨论的价值?



汾州善昭禅师论六祖有关风幡之事时道:\\\"如果说风幡若动,则与凡人无异;若说不动,则与草木瓦石无异;若说非动非不动,似动非动等诸语则是胡说八道\\\" 说毕拍案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