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19-11-23 16:55:3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给出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总结和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方面的问题。但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有矛盾的地方,教学需要重组顺序。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类在不断向太空探索的同时,也在加大向海洋进军的速度。海洋内部资源丰富,表面看是文静,其实它在不停的运动着。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这一面目。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导学与自主探究】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61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洋流的定义是什么?    (二)洋流的分类    1.洋流按性质分为哪些类型,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2.洋流按形成原因有哪些类型?    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一)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二)洋流的分类    1.性质分类:    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2.成因分类:    风海流:在盛行风等的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由于海水性质、温度等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海水流出后,周围的海水给以补偿形成的洋流。    二、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互动讨论】    结合刚才看到的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探讨世界各海域表层海水的运动规律。    【总结分析】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在赤道附近,向西流的海水到达大陆西岸时,受陆地阻挡,一股返回,所以有一条从西向东流的海水;①②分别位于赤道南北,洋流的性质又是暖流,所以人们把赤道以北的洋流①称为北赤道暖流,把赤道以南的洋流②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洋流⑧⑩不仅是因②④洋流将水流走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转偏向力的原因;同时在图中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三)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分布规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具有什么规律,大家结合教材洋流分布图认真复习记忆,并尝试动手绘画大西洋洋流模式。    【课后活动】    地球各自然环境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作为地球水体的主体部分海水它也不例外,海水的运动必然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请同学们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相关事例。    板书设计: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一课时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一)定义    (二)洋流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暖流寒流    2.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模式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三)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分布规律